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各種禽類急性或慢性細菌性傳染病,不同品種和各年齡的雞均可感染生病、幼雛和中雛對本病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較為多見。如果養殖密度過大、飼管用具及環境消毒不徹底、場地舊、環境污染嚴峻,則該病隨時均可發生。主要的傳染途徑有消化道、呼吸道、蛋殼穿透、交配和經營傳播。
雞苗大腸桿菌病在臨床上有多種癥狀:
急性敗血型
常無明顯癥狀而驀地死亡。蛋雞由于腹膜炎等引起卵巢或卵管的污染而引起蛋內的感染及卵殼的糞便污染引起蛋外的感染,導致虛弱雞苗或初生雞苗的大腸桿菌性敗血癥。
全眼球炎
單側性的失明癥散發、先眼瞼腫脹、流淚、開始失明、然后瞳孔變混濁、再呈眼角膜混濁,眼球萎縮。
臍炎
幼雛臍部受感染時臍帶口發炎。雞胚和幼雛會早期死亡,卵黃囊不汲取或汲取不全,囊壁充血、出血,內容物黃綠色、黏稠或稀薄水樣、膿樣,甚至卵黃內為膿血性滲出物,臍孔開張、發紅、腫脹。
氣囊炎
5周齡~12周齡的雞苗多發、表現為輕重不一的呼吸道癥狀、氣囊混濁增厚、囊腔內常含有白色的干酪性滲出物。
輸卵管炎
一月齡~二月齡雞苗可見輸卵管明顯增粗、內積黃白色干酪樣滲出物。成年蛋雞可見輸卵管局部高度擴張,內積異形蛋樣滲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輪層狀;輸卵管黏膜充血、粗厚。
卵黃性腹膜炎
病雞外觀腹部膨脹。腹腔及腹腔器官表面附著多量黃白滲出物,各器官發生粘連。腹腔中布滿浸潤著破裂的蛋黃液。蛋黃液凝固,或布滿發生腹膜炎,使腸粘連。
關節滑膜炎
多見于膝關節。關節腫脹、周圍組織充血水腫、關節中積有黃色黏稠液、滑膜腫脹和增厚。
控制該病防重于治,預防需從蛋雞開始。
因大腸桿菌耐藥性強,發生大腸桿菌病時最好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抗生素輔以對癥治療。目前較敏感的藥物有:丁胺卡那霉素、金霉素、新霉素、氨卞青霉素、頭孢類和磺胺類藥物等。此外需加強養殖治理和環境消毒。
養殖路上 臻譽為你保駕護航
總機:400-158-1617
李偉剛:18053642149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