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9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洋豬肉”都去哪兒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2-9 09:36:4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洋豬肉”都去哪兒了?


      國產豬肉價格高企,這兩年南京口岸進口了大批豬肉


      現象:漂洋過海,大量“洋豬肉”進入南京口岸


      追蹤:上市零售的少,多被肉企用于加工肉制品 揭秘:每公斤比國產豬肉便宜六七元,價格優勢明顯警惕:已轉移部分消費,生豬養殖業需謀對策


      2015年4月至今,生豬價格觸底反彈,此后一直居高不下。在這輪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強豬周期”里,價格高企的國產豬肉讓豬肉加工企業“壓力山大”。為縮減成本,不少企業轉而進口“洋豬肉”。進口豬肉都去了哪些消費渠道?對市場有影響嗎?記者進行了采訪。


      近一兩年來,“洋豬肉”頻頻造訪南京口岸。


      這是金陵海關提供的數據:2015年南京口岸進口豬肉16072噸,價值2億元;2016年進口豬肉9106.9噸,價值1.5億元。


      日前,記者在龍潭港區看到,南京進口的豬肉都是冷凍肉。“供應商將生豬初步切割后,放到集裝箱里全程冷鏈運輸,以海運的方式抵達上海后,再轉運到龍潭港通關。”金陵海關相關人士介紹,這些“洋豬肉”主要來自歐盟和加拿大。


      “近幾年,我們代理進口的豬肉每年都在快速增長。僅去年就進口了幾十個集裝箱,品種也比較多,有豬后腿肉、豬蹄等。”江蘇潤航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蔣珂說。


      因為進口量較大,去年9月1日起,我市甚至為進口豬肉開通了綠色通道,一個集裝箱的豬肉原來至少要兩天才能通關,改革后縮短到半天。


      追蹤:上市零售的少,多被肉企用于加工肉制品


      這么多的“洋豬肉”,都流向了哪里?


      昨天,在我市幾家經營進口生鮮食品的超市,記者并沒有看到“洋豬肉”的身影。“以前我們賣過冷凍的進口豬肉,但南京市民更偏愛生鮮豬肉,對凍品不是太感興趣。”BHG超市一名工作人員說。


      蔣珂介紹,豬肉的進口商都是我市一些大集團,如匯鴻、蘇食、雨潤等。另一名業內人士則透露,進口豬肉中只有一小部分流入零售市場,其余都被大型肉類加工企業收入囊中,加工成肉制品再出售。


      雨潤集團進出口處經理朱延偉印證了這一說法:“去年我們集團使用了1萬多噸進口豬肉,制作香腸、火腿等肉制品,然后再通過沃爾瑪、大潤發、蘇果等超市零售。”


      揭秘:每公斤比國產豬肉便宜六七元,價格優勢明顯


      企業為什么要大量使用“洋豬肉”?一個重要原因是價格。


      2013年—2014年這一輪生豬養殖業的虧損,淘汰掉了不少養殖戶,導致市場供應偏緊。省物價局數據顯示,去年受“豬周期”影響,全國范圍內生豬價格快速上漲。當年全省三元生豬年均收購價格為每50公斤918元,同比上漲超過兩成。


      生豬價格噌噌地往上漲,肉類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大,怕消費者流失不敢隨便漲價,只好另辟蹊徑找貨源。


      “把肉價、關稅、物流等所有成本加在一起,每公斤進口豬肉還是比國產豬肉便宜六七元!”朱延偉介紹,一些發達國家生豬養殖業都是規模化養殖,且供需平穩,整體成本比國內低,進口豬肉價格優勢明顯。


      警惕:已轉移部分消費,生豬養殖業需謀對策


      南京市商務局相關人士介紹,去年,南京日均生豬供應量約325噸。估算下來,去年南京口岸進口的豬肉,差不多是南京28天的消費量。


      業內專家稱,這一份額目前不算太大,對國產豬肉的沖擊不明顯,但確實已經釋放出了一些影響。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提供了一組數據:2016年11月,南京豬后腿肉零售價每公斤28元,環比下降了2.7%;去年12月微漲到28.2元;2017年1月前半個月,依然維持在28.2元左右。


      “一般來說,每到秋冬時節,一些家庭開始腌肉灌香腸,豬肉價格都會進入上升通道。但從去年11月份的數據來看,環比不升反降,快過年了也沒怎么漲。除了因為上半年豬肉價格較高、逐步回落企穩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就是實際上部分消費已經轉移到了進口肉制品上。”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消費價格調查處科長于溯泳說。


      國內的生豬養殖業,確實應該居安思危了。


    來源:南京日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3: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蕉岭县| 响水县| 新乡市| 临澧县| 宽城| 郎溪县| 南岸区| 广平县| 临桂县| 慈利县| 宁海县| 侯马市| 芜湖县| 化隆| 天台县| 化德县| 进贤县| 芒康县| 泌阳县| 库车县| 获嘉县| 涟水县| 丰县| 盐亭县| 丰县| 桃江县| 尤溪县| 呼玛县| 高台县| 汶上县| 英吉沙县| 焉耆| 大厂| 论坛| 台江县| 渭源县| 四川省| 龙胜| 通辽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