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21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情況的匯報,分別聽取了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浙江省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農業部關于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民政部關于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和抑制房地產泡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等的匯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符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長期增長潛力,而新的增長點就蘊含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
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關系6億多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關系農村能源革命,關系能不能不斷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農業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國利民利長遠的大好事。要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農業部已經在國內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
據估算,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38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豬病死淘汰量約6000萬頭,集中的專業無害化處理比例不高。
8月11日農業部發布了《關于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的方案》的通知,在全國30個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礎、種養殖規模較大、有積極性的縣(市)開展試點。
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是南方丘陵多雨地區“1+N”組合。集中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丘陵山地地形復雜,垂直分異明顯,氣溫較高、雨量豐沛,全年日照1600—2500小時,人多地少,水熱資源豐富,一年四季適宜種植,散養與規模養殖并存。本地區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是畜禽糞污隨意排放、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不足,可優先采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若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點”模式開展綜合治理。
二是南方平原水網地區“1+N+N”組合。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區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眾多、水熱資源豐富,全年日照1600—2500小時,一年四季適宜種植,畜禽養殖方式以規?;癁橹?。本地區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是畜禽糞污、病死畜禽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程度不高,可優先采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若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點+若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點”模式開展綜合治理。
三是北方平原地區“1+N+N+1”組合。集中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及西北部分地區,地面遼闊平坦、土壤肥沃,區域夏季暖熱,冬季寒冷,以一年一熟、一年二熟為主,水熱資源不均,畜禽養殖方式以規?;癁橹鳌1镜貐^農村除畜禽糞污、病死畜禽、秸稈利用不高外,地膜殘留問題突出,根據實際需求,可優先采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若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點+若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點+廢舊農膜(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與處理中心”模式開展綜合治理。
通知中表示力爭到2020年,試點縣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比例達80%左右,畜禽糞污基本資源化利用。
未來五年,生豬產業糞便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
就我們生豬產業而言,2016年4月20日農業部公布了《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知道,這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對于未來五年甚至更長遠時間的生豬養殖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這份報告里,農業部首先分析了當下生豬產業的現狀與形勢,進而提出了未來五年生豬市場要完成的目標以及任務,特別是規劃中將全國不同地區進行不同劃分,制定了不同的生豬發展策略。對于糞便綜合利用率,提出了在2020年要由目前的50%左右達到75%。
具體如下表
2.png (203.66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23 09:10 上傳
正如主席習近平21日的講話,治理好農業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國利民利長遠的大好事。要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城鄉各種垃圾“快速化,無害化,無剩余化,資源循環利用化,產業化”處理技術,簡稱:垃圾不落地“LJ”五化處理技術。該技術由16項國家專利組成,在國內已建廠十幾家,可將城鄉各種垃圾,當日零污染收集,當日無害化處理,當日資源化出產品。該廠還可處理:填埋場陳舊垃圾、餐廚垃圾、菜場垃圾、禽畜病尸、禽畜糞便、食品行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污水處理廠污泥等,辦理相關手續后還可處理醫療垃圾。
來源:城鄉垃圾處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