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7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市場風云突變,30年老牌飼料企業如何從輝煌走向沒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1-16 10:05:0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飼料廠成為過去,豪情從未消逝

      1979年,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先行地,深圳經濟特區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鄧小平“飼料要作為工業來辦,這是一個很大的行業”的鼓舞下,深圳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現代飼料工業的發源地。在這個大背景下,1979年深圳市光明華僑畜牧場飼料站成立,四年后因發展需要轉為公司。作為一家以內銷為主的飼料公司,它的存在一直不太為眾人所知,甚至個別老光明人都不太了解它的過往。本期尋找光明記憶就帶大家走進深圳市光明畜牧場飼料公司(以下簡稱“飼料公司”),聽聽最早一批的職工范啟芳、黃燦強講述“飼料公司”當年的故事。

    范啟芳在介紹設備功能

    黃燦強講述“飼料公司”當年的故事

      來深尋求夢想的青年

      1958年,正值21歲的范啟芳從部隊退伍,年輕的他心中有著一股沖勁,想要在當時全國大發展的趨勢下找到屬于自己的地方。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與朋友們的極力推薦,范啟芳選擇了深圳作為自己的第一站,而這也成為了他為之奉獻一生的地方。

      與眾多來深建設者一樣,范啟芳來到深圳歷經了太多的艱難時光。“剛來深圳那會,我搞過建筑,修過橋,基本上哪里有工程我就去哪里。”范啟芳回憶道,在部隊上養成的吃苦耐勞在這里得到了充分表現,雖然平日里辛苦,但自己也能在奮斗中找到許多的樂趣。

      1976年,來到深圳的第18個年頭,因為一次機緣巧合,范啟芳得知深圳市光明華僑供銷有限公司正在招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范啟芳報了名。“沒想到,最后我成功進入了供銷公司,這一做就是7年。”范啟芳說道。在供銷科的第七年,當時因為內部調動,他被調到了飼料公司任經理。

      據范啟芳回憶,他初來飼料公司時,整個公司只有22人,既要負責全國各地原材料的采購,又要負責將這些原材料打包分裝到牛場,基本上常年處于滿負荷狀態,“初來的時候我也很頭疼,22個人恨不得每個人當三個人用,但集團領導要求絕不能出現斷供的情況,怎么辦?只能硬著頭皮上。”最夸張的一次,從上午9點一直忙到了午夜12點,中間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

      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長年高強度的工作,不但沒有磨滅飼料公司眾人的工作熱情,反倒讓全公司眾志成城,上下齊心。“當時我們(飼料公司)雖然屬于光明集團的子公司,但完全是自負盈虧,與集團進行分成,我們做得越多全體員工的工資就越高。”范叔告訴記者,作為當時飼料廠的經理,他整日琢磨的就是如何提高飼料廠的營業額。

      飼料廠的飼料好與不好,取決于原材料的品質,而飼料公司想發展,首先需要保證的便是產品品質。深深意識到這一點的范叔親自抓貨源。“當時我們的合作伙伴很廣,涉及黑龍江、濟南、遼寧等地。”范叔回憶稱,為了確保拿到的麥皮、玉米等原材料是最好的,他帶隊去談,一家一家的談,基本走完了中國北邊大半個版圖。范叔介紹,光談下來的時間就花了整整半年。

      把控住了原材料的品質,余下的便是如何提高銷量。范叔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各地糧食部門、畜牧部門掀起了第一輪飼料業發展熱潮。而原本只負責內銷的飼料公司在發展熱潮下,也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打開銷路。“當時我們專供的畜牧場也不全是用我們的飼料,也有用其他飼料廠提供的飼料,如果專做內銷,我們肯定只會越來越差。”范叔說道,為了讓飼料公司有更好的發展,當時自己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在做畜牧場飼料的同時,兼做鴿場的飼料,“當時深圳各地都有養鴿場,飼料的需求量特別大。”

      “當時公司有四部貨車,高峰時每天每輛車都得出三四趟。”范叔回憶稱,1983年至1994年是飼料公司最黃金的發展暑期,每天都得深圳各地跑,有時候甚至還得去東莞、惠州等地。當時主要負責送貨的黃燦強對此有著特別深刻的印象,他回憶,當時的貨車基本沒有停過,只要一有電話就得出門,并且深圳的道路并不暢通,往往一個來回就需要花8個小時,“有時候忙起來,飯都來不及吃”。

      從輝煌走向沒落

      上世紀八十年代,各地糧食部門、畜牧部門掀起了第一輪飼料業發展熱潮。飼料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據范叔介紹,起初飼料公司建立的目的只是為了進行內銷,通過前往全國各地收取玉米、麥皮等原材料,再回來進行簡單加工配送畜牧場。雖說僅僅負責內銷,但由于市場發展迅猛,1983年開始,伴隨著這股發展熱潮,飼料公司的年營業額最高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180萬元。

      改革開放初期,物資短缺,畜產品需求十分旺盛,養殖業利潤豐厚。農民發展畜禽養殖業的熱情空前高漲。范叔介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養殖戶、飼料經銷商需要提著現金,拿到公司批條,排隊幾天幾夜才能買到飼料,商品飼料嚴重供不應求,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賣方市場。

      創立前十幾年,飼料廠迎來了最輝煌的一段時光。1999年,飼料廠產量已經突破幾千噸。2009年,經歷了30年高速發展的中國飼料業,正式進入轉型調整階段。大多數飼料企業面臨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隨著養殖業結構調整的加速,猶如“在刀尖上行走”。新的市場競爭形勢,迫使飼料企業主動放棄簡單的發展模式,重視組織變革,提升管理效率,加強科研創新。

      據了解,2013年僅廣東來講,飼料產量過30萬噸的企業已有16家,合計產量超過1200萬噸,占廣東飼料總產量的50%以上。大型飼料企業大力推行“逆勢擴張,搶占市場”的策略,全面出擊,四處建廠,擠占中小型飼料企業的市場空間。正是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光明畜牧場飼料公司的業績日漸下滑,逐漸淹沒在歷史洪流當中。

      晚年的退休生活

      對于范啟芳來說,飼料廠工作的經歷彌足珍貴,在這里他見證了中國飼料行業的潮起潮落,同樣他也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用他的話說,他的一生都在飼料廠這座小矮樓里,有過年賺180萬元的豪情萬丈,也有帶著手下四處奔波的辛苦。“我1997年正式退休,至今也有20年,但每每想起當年的那股沖勁,仿佛都會有種發生在昨天的感覺。”

      一直跟隨范啟芳東奔西跑的黃燦強同樣感慨萬千。“當年真的就是抱著一股子沖勁,從來沒想過什么,只想著往前沖,把今天的貨送出去。”黃燦強說道,當時能夠進飼料廠都是因為范經理的賞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范啟芳同樣非常照顧自己的員工,“當年最賺錢時,范經理還用公司賺到的錢給每位員工蓋了房,解決了住的問題”。對于這位老領導,黃燦強有著說不出的感激。

      2016年,飼料廠因為市場趨勢,最終無奈關閉。范啟芳與黃燦強也開始享受自己平靜的退休生活,但對于他們來說,飼料廠的經歷一直留在心中,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從未在心中消逝。

    來源:南方都市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7-1-16 12:57:19 | 只看該作者
    我是養殖的,想找高手交流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1: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望都县| 祁阳县| 买车| 招远市| 洛扎县| 沙洋县| 镇平县| 铜山县| 镇康县| 承德县| 庆元县| 莱州市| 兴业县| 红河县| 吐鲁番市| 怀安县| 宜都市| 霞浦县| 芮城县| 左贡县| 登封市| 凌云县| 肇州县| 西乌珠穆沁旗| 和政县| 宁津县| 无为县| 横峰县| 泗水县| 龙州县| 晋中市| 调兵山市| 柳江县| 龙海市| 河津市| 宣城市| 文成县| 冷水江市| 黄大仙区|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