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周以來,國內玉米市場持續籠罩在價格連續下跌的霧霾之下,尤其是短時間內糧價大幅下行引發市場觀望情緒。截止發稿,東北局部地共標準水分玉米價格已經跌破1400元/噸水平,第二輪價格保衛戰宣告再度打響!那么,我國政府有關部門該如何堅守底線思維呢?
今年10月8日吉林省召開政府專題會議,會議提出:要求加大收儲力度,釋放積極市場信號,強化底線思維,解決好糧食收儲市場主體、倉容、資金等問題;要求有關央企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加大收儲力度,釋放積極市場信號。簡而言之,一旦出現農民大面積賣糧難問題(價格過低或無人收購),政府可能采取措施強制性讓央企和國企入市。此后,有關中儲糧開會傳達精神,“成立收購協調委員會,由財政部、國糧局、發改委等組成;可以”開始收糧,價格1400/噸,按1:1.6扣量”的消息不脛而走。
同進,9月下旬在結束東北考察后率先提出0.7元/斤價格保衛戰的概念,因東北主要玉米產區農民生產成本集中在0.6-0.7元/斤之間(不含地租)。如今,伴隨著東北玉米連續下跌,我們正迎來第二輪1400元/噸保衛戰(事實上,局部已經失守)。
玉米.jpg (437.17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23 14:04 上傳
伴隨著近兩周以來東北港口玉米價格率先走低,東北主產區玉米價格也連續跟跌,其中,吉林、遼寧等地跌勢明顯。以榆樹為例,目前當地潮糧收購價格已將至1000元/噸以下,30%水分,烘干成本在1200元/噸左右,潮糧較11月中旬高位累計下跌近200元/噸。同時,由于當地農戶手中地趴糧一般需在春節前賣出,惜售心理較此前有所改觀,無奈的是烘干塔已大多停收,中間商如驚弓之鳥暫停收購,連東北收購主體玉米深加工企業在盈利不斷擴大、補貼加身,前期大量收購完畢后開始降價收購,縮減的地區反而成了集中貨源無法消耗胡重災區。
眼下距離2017年的到來還剩下10天的時間,回顧2016年整個玉米市場,現貨價格大起大落,全年波動較往年同期更加頻繁,當然這其中也和玉米市場的整個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息息相關。值此年終歲末,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2016年的玉米市場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玉米市場周價.jpg (60.6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23 13:58 上傳
正如上圖所示,今年玉米價格之所以波動更加頻繁,主要是在一些關鍵節點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最為關鍵的節點也是與往年同期不同的便是在十三五期間發改委宣布2016年新季玉米臨儲敞開收購“退出”市場,從而轉向了“市場化”收購。而正是這一則消息放出,是的本就處于弱勢的玉米價格一落千丈,華北部分地區更是創下的1350元/噸左右的年內最低價。
第二個節點,那就是4月30日“最后一次”臨儲收購結束后,收購總量超過1.2億,如此大的天量收購量是的正處于底部的玉米價格找到了反彈契機,華北部分地區則是呈現出大起大落的走勢,前期創造價格低點的地區強勢反彈,一舉創下了年內的高年,從不到1400元/噸的收購價,一舉上漲至1900元/噸以上,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漲幅高達500元/噸??梢哉f臨儲的退出造就了玉米市場年內的低點,而后結束的最后一次天量臨儲收購造就了年內玉米現貨價格最大的漲幅。
而第三個節點,那邊是進入9月份之后華北地區率先拉開了新玉米開始上市的大幕,而正是這一因素使得玉米價格在新玉米上市的預期之下開始從高位回落。這種價格的下跌趨勢直至十一之后東北玉米大規模上市之后開始有所放緩,隨后在各地方包括收購,加工補貼措施的出臺,玉米價格方才得以企穩。
以上便是今年玉米市場整體發生較大波動的三個時間節點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關鍵事件。當然在全年還有很多對玉米價格走勢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諸如鐮刀灣地區種植面積已經有效削減超過了2000萬畝,這對于未來玉米整體產量都將產生明顯的影響,雖說短期內對于市場價格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從長遠來說,都是玉米市場價格維穩的主要因素。
總之,今年10-11月份在物流緊張,新糧上市延遲共振下糧價上漲是我國農民賣糧的好時機,更是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打破固有思維的枷鎖“上市期間不拍賣”。積極銷售陳季臨儲玉米庫存;而伴隨著上述兩大利多因素轉空,市場回歸基本面,且東北糧價撼動“底線思維”的情況下,1400保衛戰再度打響,政府是否該出手,如何出手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昨天有關黑龍江省落實出省外銷玉米整車運輸減免高速公路通行費的政策已傳出,接下來政府還有什么舉措呢?讓我們拭目以待。最后,對于終端用糧企業而言,臨近年關糧價大跌何嘗不是一個逢低擇優補庫的好機會,尤其是在今年東北玉米霉變比例高于常年的情況下。
回顧整個2016,雖說玉米的平均價格已經回到2010年的低位水平,但全年的價格走勢當中,多次的大規模的波動是的玉米市場依然不乏契機。展望2017年,雖說當下玉米市場仍處于一個明顯的弱勢狀態,我們更要提升自己的嗅覺,方能夠在行情出現之前能夠做到未雨綢繆,賺取更多的利潤。
來源:中國飼料在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