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農業部祭出玉米去庫存后招:種大豆和養豬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12-21 09:4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農業部19日宣布,針對玉米庫存多的問題,明年繼續調減“鐮刀彎”地區等非優勢產區玉米1000萬畝,累計調減總量爭取達4000萬畝。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擴大玉米大豆輪作試點,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同時,優化生豬區域布局,加快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轉型升級,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


      前述報道顯示,我國對非優勢產區的玉米在2017年將持續采取“去庫存”的政策,并提出1000萬畝的目標,而2016年之前壓縮的玉米種植面積大約在3000萬畝。同時,農業部正在想辦法解決農民“不種玉米怎么辦”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后招分為三大層次:一是玉米、大豆輪作;二是轉種苜蓿等優質飼草料;三是種改養,改為養殖生豬。


      玉米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連續8年的臨儲政策,扭曲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特別在國際糧食供應過剩環境下,政府需要解決天量的玉米庫存,當前全國玉米庫存量超過2億噸。而與之對比的是,國內遭受進口轉基因大豆沖擊,供給不足,國家計劃要增加900萬畝大豆種植。與此同時,我國生豬養殖集中在南方河網密集地區,常有面源污染進入河道。隨著環保要求的提升,生豬養殖散戶挑戰加劇,生豬供應面臨挑戰。


      早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及,要抓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工作。此次農業部系統性策略,有望為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做政策支撐。


      不過,無論轉種還是種改樣,農業經營主體都需要面臨生產技術、市場意識的調整,其挑戰不可謂不大。


      前述報道援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的話稱,農業結構調整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調結構的關鍵是順應市場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確保產得出來,賣得出去,充分調動農民主動參與結構調整的積極性。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7: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绥芬河市| 闻喜县| 尼木县| 井冈山市| 五原县| 松滋市| 普兰县| 运城市| 南澳县| 独山县| 固安县| 内丘县| 五寨县| 衢州市| 梅河口市| 甘德县| 福安市| 安义县| 泸西县| 武山县| 潢川县| 重庆市| 浑源县| 重庆市| 大方县| 峨眉山市| 沂水县| 句容市| 洪湖市| 潞西市| 蕉岭县| 新营市| 姜堰市| 财经| 河津市| 临猗县| 黄浦区| 台中县| 库车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