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玉米市場可謂一波三折,遠的不提,咱就看國慶節后至今的玉米行情:國慶節至11月中旬,玉米價格一度上漲至年內高點。好景不長,11月中下旬開始,國內玉米價格一改前期漲勢再度步入下跌通道,特別是南北港口及銷區玉米市場,跌勢明顯。
有圖有真相:
玉米1.jpg (73.27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5 09:40 上傳
咱們長話短說:主要由于農戶惜售、天氣影響上量、交通運輸以及政策支撐幾方面的影響。基于以上幾點,其實我們不難分析出近期玉米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1、東北產區玉米上量 運輸緊張緩解
玉米2.jpg (70.86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5 09:41 上傳
首先我們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北方產區玉米價格下跌幅度相比港銷地區明顯偏小。這與農戶售糧及運輸情況有很大關系。早在新玉米剛剛入市初期,北方產區玉米已經經歷了一個較大的下跌行情,前期的上漲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對早前的一個補漲,因此產區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限。但是隨著新玉米逐漸上市,卻對港口及銷區產生較大壓力。目前遼寧地區接近5成,黑龍江地區超過接近4成,吉林和內蒙地區2成左右。黑龍江省農民糧食購銷綏化專場啟動,計劃拍賣18萬噸,實際成交4.8萬噸、成交率26.51%,最高價1410元/噸、最低價1380元/噸、均價1395元/噸,成交均為三等糧,4萬噸二等及800噸四等糧源均未成交。
2、用糧企業看空后市 近期東北及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均陸續下調玉米收購價,對后期玉米市場均持有看空預期。黑吉遼地區深加工企業目前的二等玉米收購價基本維持在1400-1450元/噸,部分企業較前期收購價下跌已經超過60元/噸;山東、河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基本已經跌至1650-1750元/噸附近,較前期跌幅亦達100元/噸。一方面由于前期企業已經已經補庫,需求量逐漸減少;另一方面也反應出對市場預期偏空的態度。
玉米3.jpg (156.82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5 09:42 上傳
未來玉米價格是漲是跌?
首先,我們要率先拋出潤農觀點:未來玉米價格走勢難言樂觀。
第一:進入12月,東北農戶迫于還貸壓力,元旦前集中賣糧增加,市場普遍預期東北新玉米集中上市進程將加快。元旦過后農戶售糧高峰期將再度出現,東北產區不少農戶已經接受目前的售糧價格,屆時龐大的市場供應量將繼續施壓玉米價格。
第二:交通方面繼續受到決策層支持,換句話說,售糧及用糧主體所面對的“買賣糧困難”都將有所緩解,港銷地區玉米價格將繼續走弱。
第三:單從玉米飼用需求端來看,春節前家禽、生豬出欄增加,玉米飼用需求也將進入淡季;盡管企業節前補庫或將帶動行情小幅回調,但整體需求端難有起色。截至12月13日,濰坊英軒新季玉米收購價格為175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0元/噸;壽光金玉米收購價1720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諸城興貿收購價173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0元/噸;濱州西王收購價168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0元/噸。
此次引發全國玉米降價潮的原因,主要是是短期內玉米上量過大,加劇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因今年產區售糧進度較往年偏慢。據了解當前東北三省一區農戶售糧進為31%,同比偏慢8個百分點,華北農戶售糧進度為29%,同比偏慢2個百分點,可見產區大量的糧源仍留存在農戶手中。
綜上所述,短期內產區仍將處于賣糧高峰期,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價格繼續下跌不可避免。當前玉米正處于下跌通道之中,建議未售糧農戶可適當持糧觀望,待價格穩定后擇機出售,對于深加工企業來說,不宜大量建庫,以滿足日常生產和安全庫存為主,考慮到1月中旬后市場購銷將轉淡,可逐漸增加春節前生產備貨。
市場人士認為,從當前國內玉米市場整體的供需形勢來看,短期內產區農民集中售糧是導致玉米價格走低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從深層次分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流通、需求失衡累積的壓力正在逐漸釋放,玉米市場去庫存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玉米價格走低是必然的。在新增玉米供應量和庫存陳玉米供應量遠大于需求量的情況下,盲目看漲玉米價格是不可取的。
來源:糧油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