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生長育肥豬生產中應該注意的管理問題 姜道峰 山東省平陰縣畜牧獸醫局,山東 濟南 250400 隨著冬季來臨,外界氣候有了巨大的變化,寒冷的天氣,會給豬群帶來嚴重的冷應激,如果不加強管理,會減慢生長速度,或者患病,對 養豬生產影響很大。下面就介紹一下冬季在養豬生產中應該注意的管理問題。 冬季生長育肥生產中應該注意的管理問題: 1、檢修豬舍,開放式豬舍應搭建保溫棚;在嚴寒的冬季到來之前,應該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對有損壞的豬舍、墻壁、頂棚、進行修理。為了增加保溫效果,開放式豬舍應該搭建塑料保溫棚,封堵窗子及多余的通風口,在門口掛上棉簾、草簾,防止冷風進入,以利保溫。當然做好保溫工作的同時,要防止賊風。 2、要加強對舍內環境的控制,如加強通風,降低舍內濕度,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等;冬季為了保溫,會降低通風強度而導致舍內濕度過高,以及過多的有害氣體的滯留。過高的舍內濕度、過多的有害氣體會誘發育肥的呼吸道疾病和其它疾病,所以應該勤打掃舍內糞便,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降低舍內濕度,降低因糞便存積而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濃度,在保持溫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風量,最大限度保持舍內空氣清新,降低因有害氣體超標而誘發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 3、提高舍內溫度,給育肥豬創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生存環境。冬季室外的嚴寒,使舍內溫度也隨之降低,過低的舍溫,給豬群帶來很大的寒冷應激,冷應激會使豬群健康水平下降,誘發一些疾病,另外,在寒冷的環境中,豬群會加大采食量以增加機體代謝產熱來維持體溫,采食量的加大,日增重的降低,會增加養殖成本,降低養殖效益。因此,人為的提高舍溫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舍溫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采用熱風爐、煤爐、暖氣等設備提供熱源提高舍溫;也可以適當增加飼養密度,舍內養豬頭數可以比平時增加1/3~1/2,靠豬群自身溫度的散發,來提高舍溫;值得重視的是,在使用以煤炭做為燃料的供暖設備時,應注意煤炭燃燒是否充分,煙道是否通暢,避免因排煙不暢,一氧化碳滯留舍內,而導致豬群一氧化碳中毒。 4、豬舍保持干燥。豬舍的濕度越大,豬就越感覺寒冷,并有利于加速細菌的繁殖,易引起豬的皮膚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等。首先訓練豬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減少或避免水沖圈,增加干清糞的次數,選擇合理有效的消毒藥適當的減少消毒次數。 5、飼喂營養完善的高品質日糧,改善飼喂方式,促進豬群對日糧消化和吸收。在寒冷的冬季,給豬群提供營養完善的日糧尤為重要。冰冷的 飼料在冬季對豬群的影響更大,盡量飼喂干粉料,或采用溫熱水拌料飼喂,有條件的應提供清潔的溫水,供豬自由飲用。在冬季,晝短夜長,豬群晚間空腹時間長,在夜間,增喂一頓夜食,使豬采食到足夠的營養全面的日糧,有利于日增重的提高,可以縮短飼養周期。 6、嚴把原料質量關 新玉米大量上市和使用,需要注意水分和霉變率(主要防止嘔吐毒素和赤霉毒素超標);飼料中若用嚴重霉變的玉米、大豆,可導致豬的采食量下降,生長緩慢,免疫力下降,母豬流產、產死胎、小豬拉稀等嚴重后果。所以建議有條件的豬場,最好外購霉菌毒素不超標的玉米。 7、建議在配料過程中,各階段均可以使用1%-2%豆油及微生態制劑,可以更進一步減少飼料粉塵和減少氨氣的產生,從而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8、建立合理的消毒措施 冬季因為保暖而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會使室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顆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這些有害物質會導致豬體呼吸系統的刺激性傷害和免疫力的下降,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機會,也會使已有的疾病癥狀加重而難以治愈。在中午溫度相對較高時,將窗戶開一個小縫隙通風一小時。如果常開門窗換氣,則污濁空氣可隨時飄走,而且室內也得到充足的光線,多種病毒、病菌也難以滋生與繁殖。 定期對舍內消毒,消毒藥物要輪換使用,用量要根據說明而定,不要擅自加大劑量。消毒前一定要徹底的清掃,消毒時要使地面象下了一層毛毛雨一樣,不能太濕(豬容易腹瀉)也不能太干(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每個角落都要消毒到。消毒時要讓噴頭在豬的上方使藥液慢慢落下,不要對著豬消毒。 9、做好免疫接種,在冬季到來之前,做好種豬群的免疫工作:如口蹄疫、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豬瘟、偽狂犬、藍耳病等的預防接種工作。 10、 做好驅蟲工作 寄生蟲會嚴重影響豬的生長,并可誘發其他多種疾病,患寄生蟲病的病豬表現為采食量減少,皮膚蒼白、毛發紊亂、生長緩慢。冬季必須加強寄生蟲病的預防,同時合理選擇驅蟲藥物。①藥物要低毒、安全;②藥物的驅蟲譜要廣,能對應集約化豬場存在的各種常見體內外寄生蟲,并且能徹底驅凈;③藥物能驅殺線蟲的幼蟲,以使母豬保持3個月不排蟲卵;④選用通過拌料給藥預混劑類驅蟲藥,并且驅蟲時應特別注意劑量和療程。 11、小結 冬季氣溫低,豬群在這種環境中生長容易生長速度降低、消瘦及發生某些疾病。可見,要想養好豬,必需綜合注意以上要點,才能提高豬的體質、增強免疫力,促進豬只生長,才能真正實現養殖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