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產養殖貼士之羅非魚養殖防凍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11-12 09:09: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存在的問題

      產蛋率低而不穩:走訪的十幾個雞場和電話咨詢的多數雞場,進入冬季以來,產蛋率均不理想。一般在30%左右,高者不足50%,有的甚至20%,而且起伏較大,低而不穩。

      雞蛋品質下降:雞蛋品質主要表現在雞蛋蛋殼的厚度、堅固度、蛋殼表面清潔度和蛋黃色澤等方面。一些雞場雞蛋的蛋殼厚度和堅固度降低,出現薄殼蛋、砂皮蛋和軟殼蛋;一些雞場蛋殼的清潔度普遍較差,沾滿糞便和污染物;多數雞場的蛋黃色度大幅度降低。由放牧期的9個以上羅氏單位降到8個以下。

      疾病有所抬頭:一些雞場出現呼吸道疾病,一些雞場出現體內外寄生蟲病,個別雞場偶然發生馬立克病(內臟型)。

      二、原因

      由于不同雞場的具體情況不同,問題比較復雜。但共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圈雞過晚:產蛋雞要求溫度范圍是8~27℃,最適溫度是13~24℃。假如環境溫度過低,不僅降低產蛋率,而且還會導致采食量增加,營養的無謂損失。正常情況下,當環境溫度最低降到5℃左右時,就應將在野外放牧的雞圈回雞舍,并在雞舍的朝陽面增加與雞舍面積等同或大些的塑料棚作為運動場。可是,有些雞場至今仍然在室外放牧,夜間雞舍沒有任何保溫設施。

      光照時間短:調查發現,很多雞場雞舍的光照時間天天不足12小時(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有些在野外建造的雞場沒有電源,根本沒有補充光照。

      喂料量不足:一些雞場沿用放牧期補料的數目和方法,天天補料在50~75克,少數到達100克。這對于沒有保溫設施,仍然處于野外放牧的產蛋雞來說,其營養是遠遠不夠的。

      營養失調:一些雞場配料隨意,有啥喂啥;有的雞場按照籠養雞標準配料;也有的雞場購置本地所謂的“柴雞專用料”;還有的雞場看到目前飼料價格較高而用廉價原料,營養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嚴重不足、蛋白能量失衡、礦物質比例失衡、必須氨基酸和非必須氨基酸失衡等。

      缺乏自然蛋黃增色物質:進入枯草期,盡管有時蛋雞在野外放牧,但不能獲得含有大量葉綠素的青綠飼料,影響蛋黃的色度。

      雞舍環境不佳:一些雞舍沒有保溫設施,造成舍內溫度低;有的密封嚴密,透風不良、濕度大,有害氣體濃度增加,病原微生物孳生;有的治理粗放,應激現象不斷等,都是造成產蛋性能低而不穩以及疾病增加的原因。推薦:獸藥加盟網 1866.tv

      三、對策

      增加光照:產蛋雞對光照有較強的依靠性。由于冬季自然光照時間較短,人工補充光照是必不可缺的。應根據雞的日齡和產蛋階段,將光照逐漸調整到適合的時間,使產蛋高峰期光照時間維持在16小時。生產中可采取早晨補光或夜間補光,或二者結合。但無論哪一種方式,應與補料相結合。

      科學配料:生態放養的雞種多數選擇地方雞,其適應性和抗病力較強,活動量大,但產蛋性能與現代雞種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其飼料營養水平應針對雞的品種和生產特點而靈活把握。根據筆者多年試驗和實踐經驗,制定了河北柴雞飼料營養推薦指標。

      增加喂料量:根據氣溫、雞的活動量、野外自由采食量和雞的產蛋率,酌情補充飼料。一些雞場看到雞的產蛋率低,限制補料量,結果飼料投喂量越少,產蛋率越低。根據筆者經驗,由于本飼養方式雞的活動量較大,在冬季保溫較好的情況下,河北柴雞的日補料量應比籠養中型蛋雞高10~15%。在保溫不良的情況下,飼料的補充量還要增加。

      雞舍環境控制:為了保溫,多數雞場采取舍內平養,棚舍結合的飼養方式,即在雞舍的向陽面臨時搭建一個拱形塑料棚。據調查,多數存在保溫與通風換氣和除濕的矛盾,同時飼養密度偏大,糞便不能及時清理,為產蛋性能的提高和疾病的控制制造了麻煩。解決以上問題是保證冬季雞體健康、產蛋率高而穩定的重要措施。

      科學管理:最關鍵的問題應將防應激放在首要位置。蛋雞由生態放養過渡到以圈養為主,圈養和放養相結合的飼養方式,由低密度的山場自由活動變為較高密度的人工控制環境活動。飼養管理方式的改變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管理程序的改變也需要一定的過渡階段。要時刻清楚蛋雞具有神經質的動物特性,避免應激因素的產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4:4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通市| 自治县| 阳江市| 涟水县| 田林县| 鄢陵县| 西平县| 崇左市| 东方市| 纳雍县| 巫山县| 连城县| 明水县| 崇文区| 西平县| 鄂托克旗| 崇信县| 上虞市| 崇信县| 内丘县| 崇信县| 大冶市| 平乐县| 盐边县| 永川市| 紫阳县| 楚雄市| 隆回县| 修水县| 湟源县| 甘洛县| 五大连池市| 宿松县| 凌云县| 吐鲁番市| 望奎县| 尖扎县| 高淳县| 明光市| 沙坪坝区|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