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德羅.烏瑞奧拉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1.png (348.24 KB, 下載次數: 2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9 10:51 上傳
2.png (44.16 KB, 下載次數: 2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9 10:52 上傳
飼料效率,就是產出占投入的比率,那么如何表達這種效率呢?是投入飼料的質量與產出的活體重,衡量生長效率;還是投入飼料質量與產出胴體質量,衡量豬肉效率;亦或是投入能量與產出胴體質量,計算營養效率,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計算方式。不同的計算方法,那么效率也不同。
影響飼料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取決于飼料的配方,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脂類、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要知道能量不是營養。如何知道我們飼料的營養水平?不能僅憑經驗,要有能量評估系統,根據豬只不同生長階段,能量供應是否適合。評價能量的系統分類,也要分階段、分性別飼喂。
影響飼料效率的因素除了飼料本身外,還有動物方面和環境因素。動物方面又有動物的年齡、性別、遺傳等因素;隨著動物體重增大,食欲變大,攝入的飼料就會越多,那么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比例就要相應的調整;公豬、母豬、閹割豬的日采食量不同,那么增長率也不同,屠宰的胴體率也會不同,因此要根據性別添加不同的營養。美國常用萊克多巴胺來調節胴體率,使用激素對公豬去勢。在遺傳育種,選擇飼料效率高的公豬作為種豬。環境因素包括環境溫度、飼料的料槽和飲水器、飼料飼喂的方式等。保證豬只有舒適的生長溫度能提高飼料效率,同時調整料槽的結構,控制采食量,讓攝入的飼料有充足的時間消化吸收,這樣也能提高飼料效率。
日糧顆粒形狀對豬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都不會把整顆的飼料直接投喂,而是經過加工處理粉碎,因為更小的顆粒,就會有有更大的表面積,這樣就會充分的接觸消化液,短時間消化,更有利于胃腸道健康。
影響飼料效率的因素,按影響大小從高到低的順序是:疾病、品種、飼料可給性、飲食缺乏、溫度。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七個提高飼料效率的實用方法建議:
1、管好豬和豬欄,減少能量消耗。
2、增加日糧中可消化的部分。
3、確定豬場中使用的日糧真實的能量。
4、在高溫天氣,降低飼料中的能量飼料比例,減少熱應激。
5、減少豬的疾病發生。
6、選擇轉換率高的豬品種飼喂。
7、保證高采食量。
除了上面提到措施,還有一些方法能提高飼料效率:增加日糧中可消化的能量比例、
替代飼料中難消化的營養成分、促進小腸上皮絨毛的更新、通過實驗室測量飼料中纖維的消化率。
3.png (36.44 KB, 下載次數: 2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9 10:52 上傳
飼料是養豬生產中日常開銷最大又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節約飼料成本,提高飼料的效率,是各國學者不斷探索,國外已走在前列,且在營養配比和飼料的轉化率方面有深入研究,國內在這方面研究起步晚,值得學習和借鑒。
在現有的養殖環境,將以最大限度提高飼料的效率,但不能依靠我們的經驗來評估飼料配方好與壞,需要依靠系統和全面的評估體系,探詢飼料轉化率低下因素,制定具體和實施的措施,提高和改進飼料的效率。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