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1 14:44:07)<br>
吳新力(環球百歲養生中心)<br>
<br>
在我們的生活中,度是無處不在。長短有度,深淺有度,方圓有度,濃淡有度,溫濕有度。還有我們常說的恰到好處,適可而止。這些方面說明了“度”是可以被調控的。從德樂心態養生理念來講,這個能“調控”的核心,是智慧、是心態、是技術、是能力,也就是說,這種“調控”是可以被掌握的。 <br>
<br>我們都知道酒精是用來滅菌消毒的。它有不同的濃度,95% 的酒精適于器皿的消毒,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熱,而對人體皮膚具有最佳消毒作用是75%的酒精。因為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內,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而唯有75%的酒精才具備這種殺滅能力。我們掌握了不同的濃度的酒精,就可以產生不同的作用,達到我們所要的目的。 <br>
<br>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準確地把握好“度”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把中庸視為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庸之道,就是適度之道,是知有節而懂進退之道。德樂心態養生理念認為,適度心賦予德樂人養生智慧,是德樂人保障心理健康的調和劑、營養劑,是平衡心理的支點。適度心,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好分寸、選擇好角度,從而使心身保持在健康快樂和永葆活力的狀態之中。 <br>
<br>《黃帝內經》中明確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是正常的生理表現,但如果在情志上失度,就會變成致病的因素。那么就產生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脾、憂傷肺、驚恐傷腎的傷生現象。因此,適度的心態,在生活中把握知有節而懂進退之道,于己于人都可以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明代醫學家江綺石說:“節嗜欲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勞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對事情失于節制,就會帶來問題。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應該如此。 <br>
<br>德樂心態養生理念主張,在追求物質財富的今天,在壓力重重的職場,人的心身健康是第一重要的,適度的心態是對生命能量的儲存和補養。如果用健康的喪失和生命的離去作為代價去創造和積累財富,無疑是不足取的。 <br>
<br>知足常樂,是我們的先人留給后人享受生活、延年益壽的箴言。知足,就是適度。常樂,就是有德樂心態,仰天俯地無愧于人,就是懂得生活的意義。我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個“度”的選擇,是“適度”還是“失度”,是益生還是傷生,這是一個看似簡單而在實際中又不易把握的選擇。因為適度,很容易被成功的喜悅、財富的增加而沖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心態,又使人們不顧一切地去拼搏。德樂心態養生理念靠心緣、靠智慧、靠德樂人的生活化實踐,使生命不斷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br>
<br>
(吳新力) <br>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