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連續3年出現的“9月豬價分水嶺”不會重現,超強豬周期還未結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9-1 09:4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上半年,“二師兄”在超期豬周期的光環下,身價一路上漲。不過,“二師兄”也苦夏,受高溫天氣影響豬肉消費清淡,豬價近期出現回調。目前,全國生豬均價已回落至每公斤17.9元左右,遠低于6月每公斤21元多的年內高點。這讓市場不禁懷疑超級豬周期失效。


      芝華數據禽畜分析師姚桂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豬肉價格在8月第三周經歷了下跌后,上周已基本企穩,豬價回調主要受下游銷量清淡,收購量偏少影響。”


      豬周期未結束


      自2013年開始,國內生豬市場已連續3年出現“9月豬價分水嶺”現象。如:2013年9月9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為15.96元/公斤,之后進入緩慢下跌直至10月底11月初至15元/公斤,下跌持續的時間短、跌幅也并不算大。其下跌的性質屬于整個豬周期下跌期中短暫反彈后的調整期下跌,既不具備持續性,也無大的下跌空間,真正持續大幅下跌是在春節前一個月左右開始的、持續至2014年底的大幅暴跌。


      2014年8月26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至15.15元/公斤左右,隨后進入長達近7個月的緩慢下跌,直至2015年3月18日的11.6元/公斤左右才結束下跌。此波下跌持續時間長、累計跌幅較大。其性質屬于整個豬周期周期性下跌期中的階段性反彈后的二次下跌,過剩的產能并未被完全淘汰導致的再次奔向周期底部的下跌。


      2015年9月7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從18.2元/公斤左右的價位開始進入緩慢下跌,直至2015年11月20日左右跌至16元/公斤左右,下跌持續了2個多月,跌幅也超過10%。其性質屬于豬周期周期性上漲期中的短暫下跌,由于之前產能大幅淘汰,因此下跌不具持續性、空間也不大,隨后豬價再次強勁上漲。


      2013年以后連續3年豬價都在9月開始下跌,9月成為生豬行業每年的分水嶺。今年分水嶺效應會再現嗎?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可能不會。


      馮永輝強調,下跌是在不同基本面情況下發生的。


      2013年、2014年9月份開始的下跌均屬于上一輪豬周期的周期性下跌期,下跌的原因是基本面產能過剩、目標是跌向底部、淘汰過剩產能。


      而2015年9月份開始的下跌是周期性上漲期中的短暫回調,原因是階段性的成活率提高導致的供應階段性增加、豬價短暫回調,隨后便再次大幅上漲。


      因此,之前3年連續出現的“9月豬價分水嶺”現象,是在不同的豬周期背景下連續發生的,其共同的原因均是由于之前冬季階段性的仔豬成活率低,導致9月前豬價上漲。之后仔豬成活率提高導致9月份后供給增加而豬價下跌。


      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這種階段性的仔豬成活率差異再次出現,4月份后仔豬成活率明顯提高也將再次導致9月份后可出欄的豬增加。但今年整個生豬市場的基本面與之前3年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3年、2014、2015年連續3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21個月導致產能大幅下降,從而助推生豬市場從2015年3月進入了新一輪豬周期的上漲期。


      “2015年的強勁上漲并未帶動生豬產能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母豬存欄并未在2015年出現明顯的大幅上漲。因此,整個2016年生豬供給增加的空間非常有限,4月份之前和之后仔豬成活率上的差異很難像前幾年一樣對整體供給產生大的影響。”馮永輝說。


      中長期來看,超級豬周期也還沒有結束。馮永輝表示,2015年的母豬產能決定了整個2016年的生豬供給和豬價,真正的生豬供給持續性增加不可能在2016年年底前出現,豬價保持高價位是常態,期間的下跌不僅沒有持續性,而且空間也將非常有限。


      姚桂玲指出:“從目前產能恢復情況看,2017年豬價在高位運行的可能還比較大,豬價漲勢雖然沒有之前那么強,但是價位還是比較好的。”


      受進口豬肉“牽制”


      下半年將迎來豬肉消費的傳統旺季,豬價雖有再迎上漲的預期,但一批洋“二師兄”的涌入,也給國內豬價帶來壓力。


      姚桂玲表示:“隨著大中院校開學,下游豬肉消費將回暖,9月市場持看漲觀點的投資者還是較多。近期下游生豬收購開始活躍,北方和東中部收購量有所增加,銷量已開始小幅回升。”


      馮永輝也指出,隨著9月份各大院校的開學需求端會出現小幅回升,由此可能會推動豬價的小幅回升,但空間也非常有限。4月后仔豬成活率的提高必將傳導至生豬供給,因此在12月豬肉消費旺季到來前,豬價仍有可能經過短暫小幅回升后再次小幅下跌。除了前期仔豬成活率提高導致供給略有增加的制約外,進口豬肉仍是牽制豬價進一步上漲的主要因素,而且這一因素對豬價的影響有可能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若無大的偶發因素出現,春節前的豬價都很難出現大幅上漲。


      生意社也指出,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整體持續低位運行,后市肉類市場供應有限,但進口豬肉持續進入國內市場,又使市場承壓,國內生豬市場價格將震蕩前行。


      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份中國進口豬肉183364噸,比2015年7月份增加209.4%;1至7月中國累計進口豬肉945723噸,比2015年1至7月累計進口量增加149.4%。


      “我們認為豬價有可能在每斤9元以上保持10個月以上,全國豬價跌破每斤9元的可能性最大的2個月份是10月和11月,之后在需求旺季到來前再次反彈。”馮永輝判斷。


      在此問題上,廣大 養豬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不可對后市過于樂觀,盡早放棄22元/公斤甚至24元/公斤的幻想,豬價能重回9.5-10元/斤就已經是極限了。同時也不必過于悲觀,2015年的母豬產能決定了整個2016年的生豬供給和豬價,真正的生豬供給持續性增加不可能在2016年年底前出現,豬價保持高價位是常 態,期間的下跌不僅沒有持續性,而且空間也將非常有限。還是幾個月前21周和23周周報中的那句話,理性、平常心看待豬市漲跌,適時出欄、落袋為安,知足 常樂、適可而止!豬價再怎么變化也阻擋不了2016年成為養豬業歷史上名副其實的“金豬年”、豐收年。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搜豬網 、生意社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0:2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化德县| 蕲春县| 大同县| 关岭| 霍邱县| 余庆县| 桦南县| 郴州市| 合肥市| 吐鲁番市| 霞浦县| 肇州县| 花垣县| 黄浦区| 武邑县| 德江县| 五台县| 涪陵区| 天祝| 曲沃县| 玉环县| 永泰县| 监利县| 镇雄县| 玛纳斯县| 崇礼县| 肇东市| 澄江县| 进贤县| 四子王旗| 玛纳斯县| 大邑县| 通辽市| 佛坪县| 枝江市| 冕宁县| 同心县| 十堰市| 洱源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