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3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術前沿] 【全方位營養】畜禽生理狀況與飼料采食量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5-24 17:08:5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A. Adams博士

      Adams博士是歐洲動物營養學泰斗、“全方位營養”理論創始人。“全方位營養”理論由Adams博士于2001在布魯日提出,是歐洲“無抗”歷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作為“紅寶書”指導了歐洲無抗之路。Adams博士詳細資料,請在建明微信中輸入“亞當斯”查詢。

      生理狀況與飼料采食量
      選自《全方位營養》第三章第一節
      Dr. Clifford A. Adams
      譯|高民    審|盧德勛

      飼料采食量也隨著動物生理狀況改變而發生改變。早期斷奶仔豬由于飼料采食量不足,滿足不了其生長需要量往往導致斷奶后發生應激。另一方面,泌乳牛采食量明顯高于非泌乳牛。然而,在生產中,許多奶牛和母豬由于在泌乳早期不能采食到足夠數量的飼料以支持產奶,所以在這一階段體重往往下降很快。另外,患病動物其采食量也降低。

      患病動物降低其飼料采食量的機制也可能是一種有助于進化而來的動物從患病狀態恢復的生存適應戰略。對李斯特病毒感染鼠,當強飼組與對照組能量采食量相同時,其不良影響較低能量采食量鼠更大,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Murray 和Murray,1979)。在感染鼠自由采食量達到對照的非感染鼠采食量的58%時其發病率為43%,而強飼感染鼠發病率則從43%增加到93%,存活時間也同時縮短。這些結果清楚地表明,降低飼料采食量對處于感染狀態的動物提高抗病力和增加動物生存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此,讓患腹瀉仔豬降低飼料采食量一直作為一項有效的生產技術措施來使用。

      哺乳動物和禽類的采食同樣受到大腦下丘腦中樞的控制,但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某些其他區域也參與飼料采食的調控。

      家禽嗉囊大小影響飼料采食量,而哺乳動物的食道、十二指腸和小腸中則存在飽覺感受性受體。這些區域由于采食飼料而膨脹(Distension),從而提高了交感神經的活力并激活了位于大腦下丘腦的飽食中樞。

      激素在控制飼料采食或食欲,以及限食時控制飽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肽類激素,如膽囊素、胰高血糖素或許是感知過飽與否的最重要的兩種激素。膽囊素主要存在于大腦,當消化產物如氨基酸和脂肪酸到達十二指腸時也可被釋放進入腸道。若干哺乳動物全身性注射膽囊素可降低飼料采食量,另外該激素也參與動物本身能量平衡的調控。胰高血糖素是一種胰腺分泌激素,它或許也作為過飽覺因子來發揮作用。

      參與對膽囊素過飽覺反應的受體位于胃壁。大腦來源的膽囊素直接控制采食行為,在綿羊和豬上已得到很好證明,但其它類動物仍有待研究(Lawrence和Fowler,1997)。不過現有的研究表明,這是一種極其復雜的控制系統,因為在大腦中至少存在5種類型的膽囊素,而且它們可以通過介導其它腦激素如降血鈣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途徑來發揮作用。

      另外一種激素即生長抑制素在控制采食和飽覺反應系統中同樣也發揮重要作用。此激素在腦和胃腸道中都有發現。它對其它類激素均有抑制作用。另外,研究發現,一些其它的腦肽類激素如食欲肽(Orexins)被認為在刺激飼料采食中也發揮一定作用,但具體作用仍有待研究(Arch,2000)。

      血液中存在的某些營養物質如葡萄糖,脂肪酸,肽,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使動物出現過飽反應從而誘發動物停止采食。很久以來人們就認識到小劑量注射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水平,而低血糖可以使動物產生饑餓感。但禽類似乎是一個例外,主要是由于它對血糖變化的反應或對其它營養素的反應似乎與哺乳動物并不相同。

      研究表明,在激活免疫系統后以及隨后誘導產生的細胞因子可以降低飼料采食量(Jonson,1997)。同時伴隨著動物體溫升高和生長速度的降低。由免疫系統產生的細胞因子信號引導動物體代謝活力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本來用于滿足生長的營養物質更多地趨向于抵抗疾病。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是因為免疫系統的激活從而降低生長是對提高生長效率的主要阻礙,而追求最大生長速度一直以來是畜產品生產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在高效動物生產系統中,不去激活免疫系統從而降低飼料采食量的日糧往往對提高生產效率產生良好的效果(見第6章)。來源:建明工業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3: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错那县| 海阳市| 镇远县| 米林县| 恩施市| 萨嘎县| 莆田市| 绥阳县| 呼和浩特市| 略阳县| 通州区| 临江市| 布尔津县| 肃宁县| 英超| 合山市| 沭阳县| 富蕴县| 伊金霍洛旗| 鄂伦春自治旗| 龙南县| 桐城市| 宜春市| 秦安县| 浏阳市| 襄城县| 三门峡市| 青河县| 汉川市| 阳东县| 青浦区| 吴堡县| 博野县| 乳源| 安徽省| 博客| 邵东县| 汉阴县| 安图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