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農業部稱中國大量進口豬肉不必要、不合適、不可行,但是進口豬肉還是在不斷增加,今年第一季度進口豬肉進口28.6萬噸,同比增加90.3%,其背后是本輪“最強豬周期”所帶來的豬肉供應短缺、肉價連漲的事實。
5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2.3%。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33.5%,環比上漲3.2%,分別影響CPI同比約0.75個百分點,環比約0.09個百分點。
本輪“豬周期”帶來的肉價連漲導致豬肉進口猛增。農業部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農產品[-0.86% 資金 研報]進出口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豬肉進口28.6萬噸,同比增加90.3%。
據第一財經報道,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豬肉對華出口在今年第一季度進口大幅增加,從2015年12月跌至5000噸,到今年1月升至9500噸,2月達到1.3萬噸,3月達到1.9萬噸,預計4月也會繼續增加。
而且美國豬肉很便宜,美國成本價是1.2萬元/噸,在中國市場終端價格為3萬元/噸。有分析師表示“將國外豬肉弄到中國來就是暴利”。
盡管最近進口暴增,中國豬肉進口比例仍較低。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表示,從2011年開始,我國豬肉進口量增幅很大,但絕對量不大,去年凍豬肉進口不到80萬噸,加上豬雜碎80多萬噸,加起來160萬噸左右。我國豬肉產量5487萬噸,進口比例較低。
?。ㄟx自:鳳凰財經、東南早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