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農業部:玉米不會成為“第二個大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5-9 09:21:1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玉米已經進行了大幅度調減,原計劃調減1000萬畝,而且玉米以及它的替代品進口量在不斷增加,這樣有些人就擔心玉米會成為“第二個大豆”,對此,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認為,玉米不會成為“第二個大豆”。

      “盡管當前玉米出現階段性的供大于求,需要適當調減,如果玉米生產出現大幅度下滑,一旦危及國家糧食安全,會有許多政策手段,保持玉米生產穩定發展。”曾衍德表示,一是玉米作為重要的谷物品種,是要保的。中央明確提出構建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也鮮明提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這表明,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是要必保的,玉米作為重要的谷物品種和能量飼料,也要保持穩定的自給水平,這是戰略決定的。

      二是當前調減的是非優勢區,影響有限。這一輪的調整是在鞏固優勢產區的同時,適當調減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干旱區和西南石漠化區等,這一區域的調減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是有限的。

      三是有貿易調控手段,能起到作用。根據入世承諾,我國對大豆進口未設配額限制,實行單一關稅管理,進口關稅3%。而玉米實行配額管理,配額總量720萬噸,配額內關稅是1%,配額外關稅是65%。這些年,我國玉米每年實際進口量都在配額以內,主要是替代產品進口增加較多。此外,世界大豆貿易量有1.17億噸,高于我國大豆消費量,進口貨源是充足的;而世界玉米貿易量只有1.2億噸左右,僅占我國玉米消費量的60%左右。

      曾衍德進一步指出,國家在“十三五”期間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實現“藏糧于地”。可以講,我們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有信心的,端牢中國人的飯碗是能夠做到的。
    來源: 人民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5:3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武定县| 尤溪县| 宁武县| 建湖县| 中宁县| 乐东| 翁源县| 东宁县| 红原县| 黎城县| 金湖县| 分宜县| 古丈县| 贺兰县| 潢川县| 昭通市| 中山市| 浮梁县| 广德县| 新营市| 永福县| 鹰潭市| 江达县| 山东省| 康乐县| 荣成市| 兴业县| 莫力| 乐东| 石景山区| 河东区| 宕昌县| 瓮安县| 甘孜县| 巴林左旗| 浦县| 屏东市| 洞口县| 贵溪市|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