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曲霉毒素對飼料業及食品工業的危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5-5 16:0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羊城晚報》在第B08版《健康周刊》中刊登了一則以《高溫殺不死黃曲霉毒素》為題目的報道。報道當中,記者邀請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唐洪梅作為受訪專家,并對黃曲霉毒素洗不掉、燙不死、毒性強以及人們對其認識的誤區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這則消息不僅普及了有關黃曲霉毒素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知道了黃曲霉毒素中毒的預防措施。

      黃曲霉毒素,是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食物中常見的污染毒物之一,是危及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黃曲霉毒素是曲霉屬真菌包括黃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集峰曲霉菌、黑曲霉菌和溜曲霉菌等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是一大類具有相似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的化合物,是迄今在自然界中已被發現的理化性質最穩定的真菌毒素。在上述的曲霉屬真菌中,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最為普遍,廣泛侵染玉米、花生、大豆、棉花、高粱、辣椒和堅果等寄主并能持續產毒,其中玉米和花生最易受到感染。黃曲霉毒素對人和動物的肝臟及中樞神經有很大的毒害作用,一次性大量攝入可引起人或動物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小劑量長期攝入可引起致畸、致突變和致癌。

      黃曲霉毒素不僅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它還能通過污染農作物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報道,全球每年約有25%的農作物受到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約有2%的農作物因污染嚴重而失去利用價值。由此估計,全球每年因此污染問題而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美元。近年來,世界各國對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標準越來越嚴格。2000年以來,由于多批出口花生因污染被退貨或銷毀,黃曲霉毒素已成為我國花生出口貿易的最大障礙之一。然而,我國是世界花生和玉米生產和消費的大國,其產品不僅是主要的食用及畜牧養殖飼料的重要來源,花生還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出口創匯農產品。因此可見,降低農作物和養殖業中的黃曲霉毒素污染,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之一。

      受到黃曲霉毒素污染、積累和殘留的糧食和食品,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危害著農業、畜牧業和食品工業高效、安全和持續性的發展。因此,正確認識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降低糧食、動物產品和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污染,具有重大意義。

        黃曲霉毒素危害范圍廣,毒性大,積極防治十分必要。但是眾所周知,黃曲霉毒素之所以引起眾多養殖戶的煩惱是因為它易產生,難消滅,至今尚未發現消滅黃曲霉毒素的特效藥。但是,伊美瑞斯蒙脫石對美劇毒素的吸附效果在同類產品中很顯著。因此,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伊美瑞斯蒙脫石很有必要。不論是從效果角度、還是經濟角度都是不二之選。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高青县| 从化市| 辛集市| 那曲县| 太原市| 资溪县| 兴宁市| 平利县| 东阳市| 阳谷县| 铜陵市| 鄄城县| 东光县| 正安县| 台北市| 镇赉县| 册亨县| 尼玛县| 准格尔旗| 万年县| 班戈县| 彩票| 溧水县| 辽阳县| 钟祥市| 柳江县| 常州市| 白沙| 南川市| 孝感市| 靖边县| 鄂伦春自治旗| 保亭| 松江区| 聂拉木县| 襄城县| 江西省| 七台河市| 龙岩市|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