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認識養鵝和鵝病防控
鵝病怎么才能控制好?我說控病先控人、再控環境、杜絕和減少應激,就有希望!大家都知道養防結合、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則,但在實際中卻容易本末倒置,于是結果和愿望就會南轅北轍。
那么如何去正確認識禽病?現在不妨再捋一捋:我更在乎誘因,其次才關注病因,飼養管理永遠是養鵝的主要內容,目前導致禽病流行和泛濫的根本原因在于環境污染、硬件設施太軟、管理不到位、
環境污染:談到養殖環境,我們首先要關注大到社會環境,畜牧業無序的、迅猛的發展,養殖場、養殖戶星羅棋布,比村子還密集,眾多的養殖場和養殖戶、巨大的不斷攀升和刷新的存欄量、大范圍的大面積的深度的污染、大密度和超大密度的病原數量,鵝不得病誰得病啊?環境污染從大環境(社會環境,包括村莊、道路、土壤、水源等等)、到小環境(鵝場環境、鵝舍環境)、到微環境(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土壤、空氣、飼料、飲水,還有沒被污染,
光納悶,不反思,不改善,其實永遠都沒法解決生產中的矛盾、問題和難題。
![]()
治病,對養殖來講,這是個不能回避的話題,究竟多少病是可以治好的,很多,那就是細菌、寄生蟲、霉菌、支原體等感染都是可以用藥物(中藥、西藥、化藥、中西結合)來治療的。
也有些病是需要微生態制劑、維生素制劑來治療的。
并非所有的病都能治,比如很多病毒病。我說過真正對病毒病有效的是消毒藥物、疫苗、抗體(有些中藥、西藥和生物制品也說自己能治病毒病,這很好,專業化的養殖會有專業化的判斷)。如果病毒病已經發生,治療效果往往是不到位的,這時候只要控制好繼發和混合感染,很多病毒性感染也都是有自然病程的、也是能自行康復的(盡管會有傷亡),個別烈性的病毒性感染只有迅速撲殺和全群淘汰、這個是不能抱僥幸心理的。我們很多時候不能把“自愈”和“治愈”混淆,貪功容易自欺欺人和傷人,最終自然也會傷害到自己. 今日鵝蛋通貨3-3.2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