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哺乳仔豬霉菌毒素中毒及防治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4-15 14:4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近年來霉菌毒素已成為誘發動物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對養殖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有關霉菌毒素對生豬影響的報道多見于保育豬、生長肥育豬和種豬,導致哺乳仔豬發病和死亡的報道很少,筆者就哺乳仔豬因飼料霉菌毒素中毒及其處理情況報道如下,以期能為廣大的養豬生產者提供一定幫助。

    1、病史經過及臨床癥狀

      2010年2-3月份,某豬場共有25只妊娠母豬產仔,其中產活仔141頭,木乃伊50頭,死胎22頭。85%左右的初生小豬在出生時或出生后2-4d陸續出現腹式呼吸,體溫為39-40°C,有的伴隨腹瀉,哺乳仔豬陸續出現死亡。針對這一情況,該場將病豬分成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處理組、統治(主要成分為小諾霉素與硫酸慶大霉素)處理組、氟苯尼考+強力霉素處理組,各治療3d,大約有30%左右的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癥狀減輕,但停藥后2-3d又出現腹式呼吸。后經不同獸醫分別將該病診斷為藍耳病、偽狂犬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經相應方法處理后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癥狀和死亡現象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先后有24頭哺乳仔豬死亡,死亡率為17%。在處理哺乳仔豬腹式呼吸過程中,一開始沒有注意觀察哺乳仔豬的外陰變化,后來發現初生仔豬和其他哺乳仔豬外陰有紅腫現象,另外,哺乳期母豬發情比例達35%。除5頭保育豬(共16頭)有腹式呼吸外,其他各階段豬無腹式呼吸現象,且無發病和死亡現象,但有3頭后備豬出現過嘔吐。

    2、病理變化

      先后對1頭發病活豬和24頭病死豬進行解剖,共同癥狀如下:血液凝固不良,心包和腹腔積水,有的豬肺臟水腫且其心尖葉胰變,切開肺臟后有血水流出,肝臟腫大變硬且切開后有血水流出,多數病死豬的胃黏膜出血,脾臟腫大呈紫黑色,腸系膜出血。

    3、診治措施

      3.1飼料檢查

      該場所用哺乳母豬料和哺乳仔豬開食料均為外購的顆粒料,對所用飼料抽樣后進行檢查,飼料無霉變味道;將顆粒飼料碾成粉末后放在瓷盤內,攤成薄層,放在暗室內用波長為365nm的紫外線,可見有黃綠色和藍紫色熒光,這說明飼料中含黃曲霉毒素。

    3.2處理措施

      要求飼料生產廠家重新生產哺乳母豬飼料和哺乳仔豬開食飼料,加大飼料中伊美瑞斯蒙脫石的添加量,給哺乳母豬和哺乳仔豬更換新生產的飼料;給豬飲用濃度為3%的硫酸鈉水,加快胃腸道霉菌毒素的排出,同時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多維、蛋氨酸和葡萄糖,以增強解毒和護肝作用;對腹式呼吸較嚴重的哺乳仔豬肌注恩諾沙星和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經采取以上措施后,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現象逐漸得到控制。

    3.3診斷

      綜合以上處理結果并結合哺乳期母豬發情、哺乳仔豬外陰紅腫和其他各階段豬無發病死亡現象,初步認定哺乳仔豬的腹式呼吸和死亡是由飼料霉菌毒素中毒所引起。

    4、控制和減少霉菌毒素危害的措施

      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飼料原料被霉菌污染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與此同時,為實現配方效益的最大化,越來越多可能已被霉菌毒素污染的加工副產品正在廣泛地被用于飼料生產,從而大大地增加了豬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飼料后果的嚴重程度。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減少因霉菌毒素對動物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4.1提高對外觀無發霉跡象的飼料原料的警覺性

      在飼料生產前要嚴格控制飼料原料的質量,杜決使用發霉的飼料原料,對可疑霉變原料應進行鑒別檢測并測定其霉菌毒素的含量。在生產配合飼料時要添加防霉劑和脫霉劑以防止飼料霉變和減少動物發生霉菌毒素中毒的現象。

    4.2提高對霉菌毒素中毒的警惕性,樹立霉菌毒素在飼料中沒有安全水平的概念

      一般來說,微量的霉菌毒素就可使動物發生中毒,如每千克飼料中含200-400μg黃曲霉毒素就會使動物出現生長受阻和免疫抑制現象;而當每千克飼料含1μg的F-2毒素時會使動物出現假發情、陰戶紅腫現象。另外,不同霉菌毒素之間會產生毒理協同作用,從而放大霉菌毒素的毒性。因霉菌毒素慢性中毒所導致的初始癥狀不明顯,在臨床上不易被發現,特別是在群養條件下,部分豬因輕度中毒出現輕微的食欲減退、減重和貧血,很難引起飼養員和獸醫的注意,由此造成的漏診會給豬場帶來嚴重的后果和經濟損失。

    4.3提高對霉菌毒素鑒別診斷的能力

      霉菌毒素種類多,中毒后的臨床癥狀復雜多變,難于進行確診,使人們容易將霉菌毒素中毒癥狀與藍耳病、偽狂犬、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疾病癥狀相混淆,延誤了治療時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感染了藍耳病、偽狂犬、鏈球菌和副豬嗜血的豬雖然也有腹式呼吸、腹腔積水、流產、死胎和木伊胎等現象,但這些疾病不會只感染哺乳仔豬,另外,這些疾病也不會使初生和哺乳期仔豬出現陰戶紅腫現象。

    4.4做好預防措施

       伊美瑞斯蒙脫石對霉菌毒素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可在飼料中按比例添加一定量的伊美瑞斯蒙脫石,能有效預防霉菌毒素中毒,并且還有防治腹瀉,保護消化道黏膜的作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9: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桃江县| 台东县| 德惠市| 黑河市| 布尔津县| 揭阳市| 涿州市| 多伦县| 濮阳县| 石门县| 海门市| 晋中市| 保德县| 瓮安县| 彭阳县| 舒城县| 萨嘎县| 曲沃县| 五华县| 陵川县| 枣庄市| 衡南县| 和龙市| 呼玛县| 抚顺县| 清镇市| 萨嘎县| 陆川县| 丹巴县| 鄱阳县| 碌曲县| 江门市| 深州市| 贞丰县| 新乐市| 苏尼特右旗| 丽江市| 托克托县| 舟山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