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1月1日開始,制革行業的生皮加工貿易被正式取消了,同時取消的還有干革(坯革)、濕革(包括藍濕革)的出口退稅。2月21日,國家環保總局等三部委又聯合發布了《制革、毛皮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制革行業的環保生產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制定了嚴格的控制標準。
這些政策的出臺,是國家為實現制革、毛皮工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進一步舉措,體現了國家綠色經濟發展觀。國家環保新政的相繼出臺,勢必對制革這一輕工行業中繼造紙和釀造工業之后的第三大污染工業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國家環保新政從今年開始實施的第一天起,就已經對制革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國家六部委從2006年起終止了進口生皮、出口藍濕革和成品革的加工貿易方式,并且取消皮革的出口退稅,包括干革(坯革)、濕革(藍濕革),其產品描述為:“經鞣制的不帶毛牛皮(包括水牛皮)、馬皮、綿羊或者羔羊皮、其他不帶毛動物皮及其坯革,不論是否剖層,但未經進一步加工”。
這意味著制革業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原皮和生皮的進口關稅,只能從成品革和皮革制品的出口中獲得退稅。這樣,就讓制革業的加工貿易優勢蕩然無存。目前,大多數皮革生產國家及地區生皮進口免關稅或很低的進口關稅,而中國生皮進口關稅過高,達5%"14%,造成了中國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生皮竟高達70%以上。
該政策的出臺,除使從事生皮加工貿易的企業多繳5%"14%的進口關稅外,出口退稅還少退4%,企業成本將提高9%"18%,制革企業無法承受,只能放棄這部分市場。
因此,新政對于近年來許多新上的制革項目影響較大,如廣東臺山的廣海制革工業園區將因此重新審視并調整原先的規劃。另一方面,由于該政策規定,允許已經相關部門批準并在海關備案的加工貿易業務在有效期內執行完畢。因此,對國內制革加工貿易方式的完結留下了一定的緩沖期,對加工貿易的沖擊逐步顯現,下半年將集中凸現。
同時對行業留下的影響是,加工企業無不充分利用已備案的有效期,大量進口原皮和生皮,造成國際市場從去年底到現在原皮緊張,價格上揚。國內許多原皮公司和代理公司普遍反映,今年碰上了生意最不愁的好日子,只要有貨不愁沒有訂單,只恨沒有更多的原皮資源供應國內市場。
如果說加工貿易方式的取消給制革行業帶來直接影響的話,《制革、毛皮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一些制革企業來說套上了緊箍咒,而對整個行業來說則意味著巨大的變革。仔細研讀新政策,制革行業在近年內必將隨之發生較大的變化,有必要羅列一些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化。
一、低鹽保存,逐步淘汰撒鹽保藏鮮皮的原皮保藏工藝,采用轉鼓浸漬鹽腌法,或池子浸漬鹽腌法等。這是對國內原皮收購和保藏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提倡原皮冷凍保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制革廠建在大型屠宰場附近,直接加工鮮皮。這正好印證了近年來如黑龍江、吉林、山東等地一些新上大型制革企業向原皮生產地靠攏的趨勢。
三、逐步采用低硫、無硫酶脫毛及低COD排放的脫毛方法;逐步采用無銨鹽脫灰技術;逐步采用無鹽浸酸(即非膨脹酸浸酸)法和不浸酸鉻鞣工藝;推廣白濕皮工藝,采用無污染的化工材料預鞣、剖白濕皮;嚴格禁止使用在國際上禁用的含致癌芳香胺基團的染料,使用新型復鞣、加脂材料,提高皮革對加脂劑的吸收;慎用能促進三價鉻氧化為六價鉻的富含雙鍵的加脂劑;減少甲醛及其他有害揮發物質的使用,逐步替代溶劑型涂飾材料。用非鹵化物表面活性劑代替鹵化物表面活性劑,用易生物降解的助劑代替不易降解的助劑。這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無疑將對制革行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也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商機。
四、嚴格防止已依法取締的年產3萬標張皮以下的制革企業恢復生產。現有年產3萬"10萬標張皮的制革企業,應集中制革,污染集中治理。現有的已采取集中制革的企業,總規模不宜低于10萬標張,建設統一的集中式能達標的污水處理設施。新(改、擴)建獨立制革企業,年產量應在10萬(含10萬,下同)標張皮以上。鼓勵年產量在10萬標張皮以上的制革企業集中制革,污染集中治理。這項政策的實施標志著制革不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而是對生產規模、資金、環保有著嚴格要求的行業。以后,制革門檻抬高,小制革對行業的無序競爭也將消失,能夠確保制革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五、惡臭防治,新(改、擴)建企業應遠離居民區等,設置必要的防護距離;達不到防護距離要求的生產車間應封閉和通風,并對車間廢氣進行凈化處理達標后排放。造成周圍大氣環境污染的現有制革企業,應予搬遷或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去年上海富國曾因惡臭問題被有關部門處理,而新政策原則上將使原先建造在城市居民區附近的制革企業面臨搬遷。
六、新(改、擴)建制革企業應采用二級生化法處理其工藝廢水,采用成熟的清潔生產工藝進行制革生產;至2010年底之前,現有制革、毛皮廢水應經過二級生化法處理,采用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需制定發布更為嚴格的制革、毛皮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毋庸置疑,更為嚴格的制革、毛皮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應該不會太遠了。
總之,制革環保新政策鼓勵采用清潔生產工藝,使用無污染、少污染原料,采用節水工藝,逐步淘汰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徹底取締3萬標張皮(折牛皮,細毛皮企業規模應酌情考慮,按自然張計算,以下同)以下的小型制革企業,推行集中制革、污染集中治理;建設和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引導開展固體廢物的資源綜合利用,要求至2015年底之前,在全行業中基本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滿足清潔生產的基本要求,使制革、毛皮工業環境污染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