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雞產業現狀及市場發展前景
火雞,學名吐綬雞,又名七面鳥,原產美洲,是一種食草節糧型肉用高檔野味珍禽。火雞在美洲原是野生動物,以植物的秸稈、嫩葉、子實和昆蟲為食,能夠抗熱耐寒,野外露宿,撥雪覓食,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人工飼養,各種農作物秸稈粉碎拌勻,均可作為火雞飼料,舍飼放牧均能適應。
火雞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平均達30.4%,腿部肌肉的蛋白質含量甚至高達34.2%,比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都高,并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其脂肪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頭暈目眩、脾胃虛寒、食欲不振、久病體虛、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是一種天然的營養滋補佳品。
火雞肉嫩味美、老少皆宜,既能適應高檔餐館,亦可滿足普通家庭需要。在西方發達國家,火雞已成為僅次于牛肉的主要肉食之一。在歐、美國家每年銷量占肉類總銷量20%以上,絕對銷量僅次于牛肉,居第二位。據國際糧農組織統計,德國每年消耗火雞產品60萬噸,市場售價9歐元/公斤,法國每年消耗火雞產品70萬噸,市場售價為8.39歐元/公斤,美國每年消耗火雞產品95萬噸,市場售價9.5美元/公斤。而我國目前每年消耗火雞產品不足1萬噸,平均價格只有2美元/公斤。
在歐美國家,火雞早已進行產業化規模養殖。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火雞生產國,年生產火雞2.7億只左右。我國目前每年的火雞飼養量僅100萬只左右。可見我國的火雞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火雞雖然于上世紀末才進入我國,但在我國擴散繁衍的速度卻很快,在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中、高檔飯店中已形成穩定的消費市場。其近年來迅猛的發展勢頭已不可阻擋,主要消費市場正從沿海地區快速向華東、華北等內陸大、中城市滲透,總銷量正在迅速增長,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火雞一定會成為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大眾消費品,成為21世紀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更令人可喜的是,我國火雞深加工產品市場也已開始起步,且呈連年高速增長的態勢,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二、火雞的養殖收益分析
火雞有生長快、產肉率高、繁殖力強、易于管理、效益高等特點。在正常情況下,140天重型火雞公雞可達16-20公斤,母雞可達9-15公斤;中型火雞公雞可達13-15公斤,母雞可達8-10公斤。每年可飼養二季。
投入:火雞苗目前市場價10元/只,每季飼料費用25元/只,防疫及其他雜項開支計0.5元/只,合計成本35.5元/只。
產出:商品雞以10公斤/只計算,市場最底價10元/公斤,成活率以90%計算,總產出90元/只。
收益:每只火雞可獲純利54.5元,農村每人每季飼養100只不影響其他工作,一年飼養二季即可獲純利1萬元以上。
三、火雞的飼養與管理
1、火雞的品種選擇
⑴青銅火雞:原產美洲,因其羽毛具有青銅的光澤而得名。年產蛋60個左右,母火雞體重8公斤,公火雞16公斤。該品種引入我國時間太長,目前退化嚴重。
⑵尼古拉火雞:由美國尼古拉火雞育種公司選育而成。成年公雞最大體重25公斤,母火雞12公斤左右,年產蛋60-80個,羽毛純白色。這種火雞公母體重懸殊,自然交配受精率差,要施行人工授精,適合集約化工廠養殖。
⑶貝蒂納火雞:原產于墨西哥,后經法國貝蒂納火雞育種公司培育馴化而成,現已成為世界上既可放牧又可畜舍飼養的唯一品種。這種火雞耐粗飼、增重快、飼料報酬高,抗病力強,年產蛋90-120個,公火雞體重為10公斤左右,母火雞為5公斤左右。這種火雞自然交配受精率高,且自孵能力較強,即適宜中、小火雞場飼養,也適合農村專業戶和農戶散養,是一個理想的品種。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