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控制卵黃攜帶的有害菌? 大家需要明白一個前提:卵黃是通過消化道吸收的,一個相對健康的雞苗卵黃內的有害菌是有限的,是到消化道擴繁到一定數量級才導致發病的。 一個初生的健康雞苗消化道應該是無菌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環境和卵黃提供給消化道過多的有害菌,動物就會發病。濟南舜和無抗養殖團隊多年的實踐證明,給雛雞提供足夠多的乳酸菌和酸化劑完全能夠控制一個相對健康雞苗卵黃帶來的病源威脅,促進腸道菌群和免疫器官的發育,為后期肌體健康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用開口藥本就是種雞場為推托責任設下的一個偽命題,抗生素破壞腸道粘膜,腸道免疫屏障門戶大開是后期蛋雞疾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07F051E572AD85B90185FE49D93F5E56_副本 - 副本.jpg (203.18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小雞發酵開口料
2015-12-6 10:47 上傳
IMG_20150113_143650773_副本.jpg (223.5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加酶產酸益生素
2015-12-6 10:48 上傳
二、如何控制環境有害菌對雛雞的影響: 最好的消毒是徹底的清洗和干燥。 雛雞進舍前兩周一定要進行徹底的清洗和熏蒸,然后再用20%石灰水處理地面。至少要通風干燥一周以上,所有的細菌繁殖都需要水分。 老宅子鬼多,如果凈化不好雞舍,有害細菌就可能透過卵黃、消化道、呼吸道危害雞群,雞養不好誰也不用找。 三、消化道發育與免疫力的關系: 動物的免疫力主要取決于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吞噬、溶解、清除有害細菌(細胞免疫),B淋巴細胞合成抗體對付病毒(體液免疫)),動物80%的淋巴結分布在腸道,70%的淋巴細胞來自于腸道,動物腸道功能差時,免疫力就弱。 健康動物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是體細胞的十倍,他們組成強大的菌膜屏障阻擋有害菌和霉菌毒素進入血液,保護腸道的淋巴結,當動物腸道菌群紊亂時,屏障功能就會減弱,有害細菌就會透過菌膜屏障進入血液,加速動物死亡。 動物免疫器官的發育階段不可逆(前五周內臟發育為重點,5-12周骨骼發育,12-18周性器官發育)。雛雞免疫器官的發育是無抗養殖的前提。 三、雛雞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1。主要方法參照無抗養雞育雛篇。 2。育雛舍的溫度控制: (1)育雛前三天在雛雞舒適(不張嘴喘、不聚隊)的前提下溫度越高越好。 (2)育雛雞后半夜的溫度控制,育雛雞進入后半夜后活動減少,需要的氧氣減少,自身產熱量少,特別容易受涼感冒,在保證氨氣、氧氣達標的情況下把通風量減少40%是控制雞舍溫差的有效手段。 (3)雛雞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在28度左右,剛進舍雞雛舍溫要逐步提高,讓雛雞逐步適應。 3.特別強調育雛舍的濕度問題: 雛雞呼吸道粘膜就是一層脆弱的水膜,下面就接著毛細血管,呼吸道病是育雛過程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合理的濕度(35度以上70%,32度以上65%)是呼吸道粘膜發育的關鍵,也是維持舍溫穩定的關鍵(水能吸熱,濕度大雞舍容易提溫)。 四、雛雞球蟲病的控制 五、雛雞腺胃炎的控制 咨詢電話;13325138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