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羔羊白痢的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11-30 11:4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羔羊白痢的防治
      羔羊白痢是羔羊大腸桿菌病的俗稱,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在羔羊接觸病羊、不衛生的環境、吸吮母羊不干凈的乳頭時,均可感染;少部分通過子宮內感染或經臍帶和損傷的皮膚感染。
      發病癥狀一般把本病分為2種類型:敗血型、腸炎型(下痢型)。敗血型主要見于2-6周齡的羔羊。病羔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迅速虛脫、輕度腹瀉;有的帶有神經癥狀,運動失調、磨牙、視力障礙;有的出現關節炎,有的發生胸膜炎。多在4-12小時死亡,死亡率可達80%以上。腸炎型(下痢型),多發于2-8日齡的羔羊,主要癥狀是下痢。羔羊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糞便呈半液狀,帶有氣泡,惡臭,含有乳凝塊,嚴重時混有血液。病羔腹痛、背躬、虛弱、嚴重脫水、衰竭、臥地不起,有時出現痙攣。如治療不及時,可在24-36小時死亡。
      預防首先要加強懷孕母羊的飼養管理。要保證飼料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定期運動,以利于胎兒的發育;嚴格遵守臨產母羊及新生羔羊的衛生制度,可用3%-5%的來蘇水對產房噴灑消毒。其次要加強新生羔羊的飼養管理,搞好新生羔羊的環境衛生。對有病的羔羊,及時進行隔離;對病羔羊接觸過的房舍、地面、墻壁、排水溝等,要進行嚴格的消毒;選用同型菌苗給孕羊和羔羊進行預防注射。
      治療抗菌可用土霉素,每日20-50毫克/公斤體重,分2-3次口服,或每日10-20毫克/公斤體重,分2次肌肉注射。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將藥片壓成粉狀加入奶中,使羔羊自己喝下。首次1克,以后每隔4-6小時服0.5克。或磺胺嘧啶鈉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也可用呋喃唑酮每日5-10毫克/公斤體重,分2次內服。補液可用5%的葡萄糖鹽水每日20-100毫升靜脈注射;也可用嗜酸菌乳和噬菌體、二價菌體(大腸桿菌病及副傷寒噬菌體),具有良好的效果。如病情好轉時,可用微生物制劑,如促菌生、調痢生、乳康生等,加速胃腸功能的恢復,但不能與抗生素同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古丈县| 义马市| 乌兰县| 定襄县| 邮箱| 巴东县| 木兰县| 双鸭山市| 思茅市| 桑植县| 堆龙德庆县| 枞阳县| 平阳县| 阜新| 大庆市| 迁西县| 河北省| 于田县| 白银市| 石城县| 逊克县| 江达县| 芦溪县| 甘洛县| 寻甸| 隆德县| 怀柔区| 永寿县| 阿城市| 呼伦贝尔市| 秭归县| 西吉县| 太湖县| 镇原县| 逊克县| 易门县| 山西省| 安国市| 临邑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