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雞環境惡化的現狀。 目前,養雞環境的惡化,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 、雞舍內有害氣體超標。 糞便產生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由于雞舍內通風不良,普遍高于雞所承受的標準,尤其在冬季,為保溫而關閉門窗的情況下,嚴重影響了雞的生產性能,并往往誘發呼吸道疾病。 2、雞糞處理不當。 農區養雞,雞糞處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及時清理糞便或糞便處理不當都會使環境惡化,一是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臭氣彌漫,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二是一些疫病隨著雞糞的污染而傳播,反復發生,不易凈化,造成雞的病死率大量增加,生產性能下降,飼養效益大大降低。 3、飲水不潔。 農區大部分雞場尚無經消毒處理的自來水,而是用井水、河水或湖水作為飲水,由于雞舍環境不良,雞的糞便和病死雞的尸體及空氣當中的粉塵對飲水的污染,往往造成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白痢桿菌等有害菌含量超標,使雞發病,甚至死亡。 4、建舍不合理。 雞舍相距太近,農區養雞往往是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盡量多養,使雞舍相距太近,導致雞舍間相互污染,如一舍發病,其余則無法幸免。 5、不注重雞舍周圍環境管理。 如飼料亂存放、老鼠到處跑,雞糞滿場堆,蚊蠅滿天飛,很多傳染病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雞痘等就是由于這些因素來傳播的。所以,不管你的防疫工作做得多么認真,若環境不良,仍有發病的可能。 6、飼管人員素質差。 由于飼管人員素質低,在飲水,飼料等管理上,以及糞便、病死雞處理時,不按照科學的要求,因而造成疫病的傳播,如責任心不強,則對雞場的環境控制更為有害。 二、改善養雞環境的主要措施。 一是提高飼管人員的管理、業務素質,二是妥善處理雞糞和病死的雞,三是注意飲食衛生,四是創造一個有利于養雞的外部環境,病在建舍方面掌握合理的布局。近幾年來,祥運EM菌在養雞生產中的應用,對解決養雞環境惡化的現狀做出了貢獻。 1、用祥運EM菌處理雞糞。 將祥運EM菌液(原液)兌水稀釋后,按一噸雞糞2千克祥運EM菌的比例混合,用塑料布密封堆積發酵。這樣能有效的殺滅病原微生物,并扶持有益菌的增殖,使雞糞的臭味變香味,且大幅度的提高了雞糞的營養成分。經過祥運EM菌處理的雞糞,蒼蠅,蚊子也很少在雞糞上滋生繁殖,可以作為優質的微生物有機肥施用到農田,蔬菜棚內、果園林地等。 2、用祥運EM菌液(原液)發酵雞日糧或飲水。 將祥運EM菌液按300倍稀釋,按一噸飼料3—5千克祥運EM菌液的比例拌和在雞日糧中混勻,密封發酵3至5天后飼喂。或用祥運EM菌液500倍稀釋后作為飲水用。這樣雞排出的糞便大大的降低了臭味,且使雞的抗病力增強,生產性能得到了提高,大大降低了舍內的有害氣體的含量。 3、用祥運EM菌液清除雞舍的有害氣體。 祥運EM菌能把促成惡臭物質的氨、硫化氫、甲基硫醇、三甲胺等當做食餌(基質)來分解掉。因此用祥運EM菌液50—100倍的稀釋量噴灑雞舍地面,通道,墻壁等,臭味可明顯的消失。 4、用祥運EM菌制作發酵床。 多年來用祥運EM菌制作發酵床已廣為人知,這里就簡單的介紹下。就是把農村的廢棄物料,只要是疏松透氣的材料都可以合理的安排選用,比如,鋸末、稻殼、秸稈等,這些材料和祥運EM菌或祥運EM菌系列的發酵床專用菌粉混合下,調節水分, 堆積在圈舍里三天左右,然后鋪開養雞。發酵床的目的就是發酵、分解、轉化動物的糞尿,使其轉化為一種高蛋白的營養食料,供給動物食用。做了發酵床,徹底沒有了糞便的污染,解決了糞便問題,動物生活在一個干凈的微生態環境下,大大的降低了發病率,減少了醫藥費的投入,降低了死亡率,同時促進了動物的生長,節省了部分飼料。
IMG_1316.JPG (2.8 M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 10:5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