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是仔豬生活中的一次大轉折。斷奶時將仔豬和母豬分開,仔豬的飼料由全乳日糧變為干飼料。此時斷奶仔豬處于強烈生長發育時期,但消化機能和抗病能力又不夠強,日糧劇烈的變化,加上環境的變化,對仔豬產生強烈的應激。產生應激后,仔豬常表現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亂、腹瀉、生長遲滯、并發水腫病等,部分仔豬變成僵豬,給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么,養殖戶應采取哪些對策來預防仔豬斷奶應激? 1.飼養管理 ①保證母豬健康的繁殖體況,有利于仔豬的快速生長發育,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疫病的發生,降低仔豬斷奶應激的發生率。②仔豬出生后3~4天、12~13天各注射1~2毫升右旋糖酐鐵注射液。③仔豬出生后5~7天補料,鍛煉胃腸。斷奶前2~3天減少母乳供應,母豬減料則少產奶,減少仔豬吃奶次數,迫使仔豬多吃料。④斷奶時,先趕出母豬,仔豬留在原欄飼養一周后,混群轉入保育舍,仍喂哺乳仔豬料,使心理應激與混群應激、環境應激不在同一時間發生。⑤斷奶后喂料要逐漸更換。每天喂5~7次,限飼七八成飽。⑥保證充足的飲水,并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避免喝臟水和母豬尿。⑦保育舍應徹底消毒,保持清潔衛生,干燥通風。⑧舍內放置木棒、石頭、鐵器、鐵環或掛五顏六色的塑料球,讓豬玩耍,預防咬耳、咬尾、打架。⑨斷奶后的15天內,禁止給仔豬閹割等任何不良刺激,避免因應激誘發水腫病而感染鏈球菌病。 2.免疫接種 ①仔豬水腫病。用水腫病多價滅活苗,14~18日齡仔豬每頭頸部肌肉注射1毫升,可降低豬水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②大腸桿菌病。孕豬產前40天、15天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經初乳獲得抗體,保護仔豬。 3.斷奶仔豬飼料營養 杜絕使用發霉變質和酸敗的飼料,降低飼料中的鹽類含量和飼料抗原物質的含量,如采用低蛋白高氨基酸、熟化程度較低的飼料;飼料內添加5%乳清粉、血漿蛋白粉。乳清粉一方面改善飼料適口性,提高仔豬采食量,另一方面,在消化中乳糖產生乳酸,降低腸道pH值,抑菌,促消化。血漿蛋白粉內含有大量抗體,仔豬食后會增強抗病能力。 飼料級甲酸鈣——能補鈣的酸化劑
雙乙酸鈉——安全、高效、防霉保鮮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