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營養與調控創新團隊利用蛋白質組定量技術解析熱應激下肉雞體內蛋白質變化趨勢,并鑒定到多個參與肉雞熱應激調控的關鍵蛋白,從蛋白質水平上揭示了肉雞熱應激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已于10月13日在線發表于《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TIE.jpg (81.67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0 13:59 上傳
在集約化養殖的環境下,熱應激已成為現代家禽生產中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熱應激可導致肉雞的生長速度變慢、飼料轉化率低,肉品質變差等不利影響,并且嚴重影響肉雞免疫力甚至導致肉雞死亡率,給肉雞生產帶了巨大經濟損失。
家畜營養與調控創新團隊致力于研究動物生長環境-營養-健康之間的協同調控關系,此次利用非數據依賴采集模式下(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IA)的蛋白質非標記蛋白質定量技術(SWATH)分析熱應激下肉雞肝臟內蛋白質的變化,共鑒定到257個顯著差異蛋白,這些蛋白廣泛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氨基酸代謝,脂肪代謝等生物調控過程。
通過生物信息學深度挖掘蛋白功能發現,熱應激下肉雞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影響肝細胞凋亡;通過增強甲硫氨酸的體內合成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通過增加兒茶酚胺類化合物加快呼吸頻率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該研究初步揭示了高溫下肉雞機體的影響和肉雞自我免疫調控機制,有助于今后通過遺傳育種改良和改善營養配方提高肉雞對熱應激的適應能力。
來源: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