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品種,全面的營養,健全的免疫,潔凈的環境就是眾所周知的養豬行業的四大基礎。放眼目前我國養豬行業,很多自繁自養的規模化養殖場都基本具備了這四大基本條件,但為什么豬疾病還如此肆虐,養殖戶感嘆豬越來越難養。 近年來,高熱病、豬瘟、蹄病等年年暴發,讓廣大養殖戶痛苦不堪。是我國疫苗不夠好?我國的豬瘟兔化弱毒苗可能是世界上公認最好的,而且使用的其他很多疫苗,如偽狂犬、藍耳、副豬嗜血桿菌等疫苗都是國際上一流的大公司產品;是我們的豬飼料不夠好?中國有如此多優秀的飼料公司,更有很多國際合資飼料公司;是我們的品種不夠好?現在種豬引種大多都是從美國、加拿大、丹麥等國家進口最好的種豬。那么,問題究竟出自哪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飼養管理,在于我們飼養工作者的執行力上面。舉個簡單的例子,溫氏集團分公司下面眾多的豬場進的是一樣品種的種豬,喂的是同一配方的飼料,實施的是基本一致的疫苗藥物保健程序,但為什么生產效益相差的這么遠呢?因為不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水平不同。現在規模化養殖都稱為生產線,也就是采用流水式作業模式,因此養豬生產中每個環節相連性顯得更加的緊密。后備母豬過肥、過瘦或食欲差等,都會影響其發情,從而影響懷孕母豬環節;而懷孕母豬管理不好,更是導致早產率、仔豬畸形率、死胎率增加,嚴重影響整個養殖場的效益。由此可見,飼養管理在養豬生產環節中很關鍵。 養殖場主不但要對場里的生產情況有全局的觀點,而且還要著重抓穩豬群整體健康情況,控制疾病感染,提高生產效益;更關鍵的是,要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員工防疫意識,增強員工對工作的熱情,留住員工的心,盡量避免人員流動過多而出現生產效率降低,出現防疫難的問題。 一個好的養殖場,除了養殖場主管理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豬場里面的每一位飼養員都要盡職盡責,按照場里的規定規范執行。作為飼養管理最終實施者,飼養員的飼養管理水平不同,所產生的效益相差甚遠。同樣的豬群、環境、飼料,但是一個細心的飼養員會根據豬只情況飼喂,及時發現并合理治療出現異常情況的豬只,認真打掃清潔,使室內保持通風干燥的好環境,按時消毒滅蚊避免疾病的傳播等,正是這些細節的地方,才能使豬群生長健康。 用不用心是關鍵,具有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也是一個好飼養管理者的條件,然而目前基層養殖場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基層管理者非常欠缺。科班出身的有理論基礎但往往缺乏實踐,很多半路出家的養殖人員知道怎樣飼養,但往往很多管理細節不知所以然,其飼養管理水平比較低。因此,養好豬的關鍵在于飼養管理,飼養管理的關鍵在于人。
飼料添加劑——甲酸鈣 山東齊河華瑞牧業有限公司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