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6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供求缺口仍在 四季度豬價將高位震蕩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10-13 09:2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月份以來,雖然有中秋、國慶雙節效應,但豬價并沒有大漲,反而有一定程度回調。節后,豬肉消費將逐漸進入冬季傳統銷售旺季,加之元旦、春節等節日將相繼到來,在第四季度里豬肉價格是不是能再次強勢上漲?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消費需求遠不如人們預期,目前豬價整體小幅回調符合節后市場運行規律,但在產能一時難以恢復,供求缺口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后市豬價仍將在高位區間震蕩前行。

      產能深度調整
      豬價淡季逆襲

      近3年來,由于豬價長期低迷,養豬虧損,不少中小散戶退出,規模養殖場也紛紛下調產能,導致生豬存欄量持續減少;今年3月下旬以來,生豬出欄量銳減,市場供求失衡狀況開始凸顯,豬價觸底反彈,進入上升周期,“豬周期”拐點終于到來。

      七八月份以來,生豬市場的供求形勢更加緊張,豬價漲勢更為迅猛,從7月份第二周開始,全國豬價普遍進入“9”元時代;8月上中旬豬價反彈速度更快,再次刷新了近年來的價格新高,有的地區甚至突破每斤10元的歷史最高點。但進入9月份以后,雖然有中秋、國慶雙節的備貨效應拉動,但由于節日消費需求遠不如預期,豬價沒有出現大漲,反而一些地區呈現一定程度的震蕩回調。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目前豬價回調,但依然在高位區間運行。而此輪豬價累計漲幅較大,是生豬產能持續調減后的結果。據農業部監測,8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量為38575萬頭,雖然較7月份增加了37萬頭,但仍比去年同期減幅達10.4%;目前,能繁母豬已經連續24個月下滑,下降至3860萬頭,8月份比7月份再度減少16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14.2%;目前全國生豬與能繁母豬存欄量均處于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能繁母豬存欄更遠遠低于農業部確定的4800萬頭的市場預警線。

      而生豬產能大幅下降則是養殖環節較長時期虧損后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

      供求缺口仍在
      后市高位震蕩

      9月份以來,高校相繼開學和接連而至的中秋、國慶雙節,按照常理,“開學季”和節假日消費一定能拉動豬價大漲,然而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豬價并沒大漲,反而呈現一定程度的回調,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在每公斤17-18元之間震蕩徘徊。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五六月份豬價走勢超出人們預期,七八月份大漲不僅透支了后市行情,而且增加了部分養殖戶壓欄的信心,不少人認定中秋、國慶雙節豬價一定會好,將本應出欄的大豬囤于圈內,致300斤以上的壓欄大豬增加,造成節前不得不集中出欄拋售,由于今年節日消費遠不如預期,加劇了豬價回調幅度。

      針對后期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豬價整體回調符合節后市場的運行規律,但隨著價格的過度下跌以及拋售的結束,預計10月中旬開始豬價將出現止跌回漲態勢。由于能繁母豬存欄量決定著豬價的未來走勢,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量仍然偏低,又一時難以很快恢復,必然造成豬源缺乏,補欄不足,從而影響到后期的育肥豬供應;加之,冬季是傳統的消費旺季以及元旦、春節等節日的相繼到來,生豬市場供應趨緊局面將更為明顯,在第四季度,豬價高位震蕩已屬必然。

      從供給方面看,由于養殖周期所限,從母豬補欄到對應商品豬出欄需要1年左右時間,當前能繁母豬存欄偏低,必然造成仔豬缺乏,補欄不足,育肥豬預期出欄量不會明顯增加,從而可以推斷,短期內生豬供應偏緊局面難以改變。

      從消費方面看,需求增加會導致價格上漲,但消費動力明顯不足,替代渠道的多元化,對豬價拉動作用逐漸弱化,甚至出現“逢節必跌”的反向局面。

      專家認為,節假日及季節性消費需求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豬肉消費的增加,但并不一定能拉動豬價上漲。因為,目前滿足消費面需求的渠道很多,除了有可以替帶的雞、鴨、魚之外,還有冷凍肉,國家每年到了節假日都會投放一部分儲備肉,這部分就會緩解消費面供給緊張局面。因此,隨著形勢變化,消費需求若不是十分強勁,對于豬價的拉動作用是很有限的。加之,近年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終端需求疲軟,節日效應逐漸弱化,“逢節必跌”趨勢明顯。

      總的來說,在供給與需求博弈中,供給面缺口和需求面疲軟從根本上決定了豬價的上漲態勢,進入11月份后豬價震蕩調整的幅度或許會更大。

      遵循市場規律
      防止大起大落

      豬價在CPI中占據十分之一權重,因而常被稱為通脹的“晴雨表”。現在豬肉價格上漲,人們開始擔憂通脹會卷土重來。專家指出,本輪豬價上漲,是前期市場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戶嚴重虧損后的產能大幅度調整引起的,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特征,是市場機制合理作用的結果。未來豬價不會出現類似于2011年的暴漲行情,由此導致的通脹預期非常有限,無需過度解讀和干預。

      在過去半年,漲勢迅猛的豬肉價格成為拉動物價上漲中最主要的因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豬肉價格較4月中旬上漲19.6%,影響CPI約0.64個百分點,導致8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也創下一年新高。然而,進入9月份,生豬價格上漲乏力,業內預測CPI將回落至2%以下。目前豬價已停漲回調,豬肉價格上漲帶動的CPI回升基本告一段落。

      就今年而言,豬肉能否帶動CPI同比明顯上行主要取決于第四季度。不過,從供求形勢分析,目前生豬產能調整已經見底,淘汰母豬量明顯下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降幅已連續4個月呈收縮態勢;由于豬價進入上行通道已有5個多月,養殖利潤明顯好轉,生產正在理性恢復,后期如不發生重大疫情,生豬供求大體處于緊平衡狀態,不必過于擔心保障供給和通脹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支持下,多數農產品已走出短缺時代,伴隨而來的是農產品區域性、階段性賣難,不少農產品出現增產不增收、優質不優價問題。所以,農產品不是越多越好,2014年豬肉市場慘淡的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學會干預過剩,建立農產品緊平衡的市場調控理念是實現農業從過去“生產導向”跨越到新時期“消費導向”的重要舉措。當前,豬價上漲說明過剩產能已基本被淘汰,為實現豬肉市場緊平衡提供了機遇,這種上漲對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好處。

      在“豬周期”始終存在的情形下,供需博弈帶來的風險也如影隨形。因此,要使生豬價格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一方面要保持產業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不斷完善長效保障機制;另一方面,面對近年來農產品普遍過剩的現狀,要遵循市場規律,合理安排生產,避免盲目跟風,這樣才能盡量減緩周期性波動,防止大起大落。

      (原標題:四季度豬價將高位震蕩)
      來源: 京郊日報   作者: 劉文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5-10-14 10:36:52 | 只看該作者
    不管價格高低,收到原料成本的影響,養豬業的利潤,會一直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安达市| 沧州市| 内黄县| 广元市| 惠东县| 溧水县| 安福县| 游戏| 金秀| 根河市| 定州市| 通道| 陵川县| 读书| 农安县| 共和县| 敦化市| 芦山县| 金川县| 南和县| 新巴尔虎右旗| 武隆县| 郁南县| 保靖县| 车致| 广平县| 红桥区| 黄骅市| 彝良县| 广水市| 阜康市| 瓦房店市| 观塘区| 扶绥县| 甘南县| 正定县| 华宁县| 台江县| 梁河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