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哺乳母豬的營養調控研究進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9-15 11:09:1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楊榮,王華朗,朱雙紅,韓垂旺,宋增廷,蔡仁賢,田瑜
    (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湛江 524094)

    摘要:營養調控是提高泌乳母豬生產性能的最有效途徑之一。近年來,相關技術日新月異。本文主要從采食量、能量、蛋白質、氨基酸及支鏈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方面對泌乳母豬生產性能營養調控策略進行了簡要綜述,以期為泌乳母豬營養的研究及日糧配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哺乳母豬;營養調控;生產性能
    母豬的生產性能是決定豬場盈利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管理和營養因素的綜合作用影響母豬的繁殖能力(Henman,2006)。近年來,遺傳選擇提高了母豬的生產力,增加了窩產仔數,但在實踐中常因營養搭配不合理,母豬泌乳性能、斷奶再發情率和斷奶-發情間隔等受到很大影響。改善泌乳母豬的營養是潛在的提高母豬繁殖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能量、蛋白質、氨基酸、有機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方面對泌乳母豬生產性能營養調控策略進行簡要綜述,以期為哺乳母豬營養的研究及日糧配制提供參考。

    1能量
    采食量影響母豬整個生命周期的繁殖性能,增加能量或蛋白質的攝入量是最直接且有效的管理方法。近年來,經過選育,母豬的生產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可采食量卻受到限制(Mackenzie andRevell,1998)。泌乳期間,母豬通常自由采食或接近自由采食,但能量的攝入量仍不能滿足母豬泌乳的需要(Neil等,1996),必須動用體儲,在整個泌乳期都存在,而機體儲備物質的過度消耗會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King等,1984)。添加脂肪可以提高日糧的能量濃度,增加泌乳母豬的能量攝入。研究表明,高脂肪日糧會使高產胎次母豬代謝能的攝入量平均提高12%(Drochner,1989),平均代謝能提高4.4MJ(脂肪添加少于10%)到6.5MJ(添加脂肪大于10%)(Pettigrew和Moser,1991)。然而,Van den Brand等(2000)給初產母豬飼喂脂肪含量為13.5%和3.4%的等能日糧,在2個飼喂水平下測定能力與蛋白質平衡,結果發現,在高水平飼喂條件下,高脂肪日糧導致體脂損失增加,但能縮短斷奶-發情時間間隔,增加排卵率,提高胚胎存活率。因此,高脂肪日糧增加了體內儲備的動員,并不能改善繁殖性能。然而在某些條件下(如高溫環境),母豬只有采食量減少,飼喂高脂肪日糧可使母豬攝入額外的能量,對母豬有利。此外,母豬泌乳期間乳脂轉化能力較強,但對動物性脂肪消化利用率較低 (J&oslash;rgensen等,1992),因此,建議在日糧中添加植物性脂肪。

    2蛋白質
    哺乳期由于產乳,母豬對蛋白質的需要量高,大多數日糧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賴氨酸,母豬泌乳性能的高低主要由賴氨酸的日攝入量決定。泌乳期間蛋白質攝入量低會導致體蛋白動員增加和乳汁分泌的減少(Jones and Stahly,1999a)。Jones and Stahly(1999b)研究認為,在第一個泌乳期,低蛋白、高能量采食量會增加下一繁殖周期的斷奶-發情間隔(13.9對8.4),降低斷奶后8d內發情母豬的數量(33%對83%,King和Msrtin,1989)或斷奶后7d內發情母豬數量(60%對88%,Brendemuhl等,1987),對排卵率和窩產仔數沒有影響。但是哺乳期限制蛋白質/賴氨酸的攝入量會使斷奶后發情排卵前卵泡的生長受到抑制,并使卵母細胞的成熟能力減弱(Yang等,2000)。

    3氨基酸與支鏈氨基酸
    泌乳期氨基酸的攝入量需要滿足維持、泌乳和自身蛋白質動用等,低氨基酸攝入量會使母豬過分動員體蛋白以滿足產乳的需要,從而加重體重的損失。大多數研究認為,泌乳母豬高氨基酸攝入量會增加泌乳量,改善乳成分,減少體重和背膘損失,縮短斷奶-發情間隔,這可能是因為氨基酸通過改善母豬泌乳期間體內代謝水平和體脂肪儲存而影響繁殖性能(Guadarrama等,2002)。在玉米-豆粕型基礎飼糧中,泌乳母豬限制性氨基酸依次為賴氨酸、纈氨酸、蘇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增加日糧中賴氨酸、纈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的水平,母豬泌乳量和乳品質均有所改善,仔豬生長速度加快。Dourmad等(2007)研究認為泌乳母豬可消化賴氨酸:可消化纈氨酸:可消化蘇氨酸: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色氨酸的值為100:85:66:60:19,比NRC(1998)推薦的蘇氨酸: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賴氨酸的值分別增加了4%和12%,這或許更接近母豬泌乳期間對氨基酸的實際需要量。在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含1.1%的精氨酸)中添加1%的精氨酸鹽酸鹽可通過提高乳腺的代謝率、乳生成過程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細胞信號的傳導功能(Kim and Wu,2009)增加泌乳母豬的產奶量和哺乳仔豬的體增重(Mateo等,2008),以及哺乳仔豬小腸黏膜的表面積和成熟細胞的數量,改善泌乳母豬的新陳代謝和免疫機能,縮短母豬斷奶至發情的時間間隔(楊慧等,2012)。因為對仔豬而言,乳蛋白和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中都含有相對較低的精氨酸(Li等,2011b),所以在這些日糧中添加精氨酸能促進包括斷奶仔豬在內的仔豬的生長速度,提高飼料的轉化率(Tan等,2009)。
    支鏈氨基酸(Branched ChainAmino Acid,BCAA)包括纈氨酸(Val)、亮氨酸(Leu)和異亮氨酸(Ile),主要分布于動物的骨骼肌、心臟、腦和乳腺等組織中(Lei等,2012),并為精氨酸(一種主要的生糖氨基酸)和谷氨酰胺(奶等生理液中大量存在的氨基酸)的合成提供氨基。泌乳期支鏈氨基酸主要通過參與乳蛋白合成及提供乳汁分泌所需的能量來影響母豬的泌乳性能(Richert等,1997),但生物學利用率低,部分Val可在乳腺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損失(劉春生等,2006)。配合飼料中Leu的含量相對豐富,它在血液中濃度的升高可以激活細胞信號通路進而促進蛋白質的合成(Li等,2011),乳腺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需要Leu轉運載體LAT1的表達(Matsumoto等,2013)。Leu通過激活MTOR信號通路,引起下游蛋白質(P70S6激酶和4E-BP)的磷酸化和多肽合成初始復合物的形成以促進骨骼肌和乳腺組織的蛋白質合成(Lei等,2012)。泌乳期,母豬基礎日糧中添加高水平的Val和Ile能提高乳脂率(Dunshea等,2005)和哺乳仔豬斷奶窩重和斷奶窩增重(Richert等,1997)。研究表明,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中添加支鏈氨基酸可影響母豬的泌乳性能:(1)母豬基礎飼糧中Val水平由0.85%升高到1.15%可提高哺乳仔豬的生長速度,由0.64%升高到1.44%可提高哺乳仔豬的窩增重;(2)母豬基礎飼糧(含0.55%的Val)中添加0.85%-1.45%的Val可提高產奶量和乳蛋白產量;(3)母豬基礎飼糧(含0.72%的Val和1.36%的Leu)中Ile的總量由0.5%提高到0.85%和1.2%,線性增加了前2周內哺乳仔豬的窩增重;(4)母豬基礎飼糧(含0.5%的Ile和1.36%的Leu)中Val的總量由0.72%提高到1.07%和1.42%線性增加了第2周內哺乳仔豬的窩增重(Lei等,2012)。此外,母豬對支鏈氨基酸的需要量隨著哺乳仔豬數不同而改變,哺乳仔豬數越多,母豬對支鏈氨基酸的總需要量越大。當哺乳仔豬數大于10頭時,提高泌乳日糧中Val水平能提高哺乳仔豬的日增重(Moser等,2000)。

    4有機微量元素
    近年來,有關母豬微量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機微量元素上。日糧中添加有機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任藝兵等,2002),如能提高窩產活仔數、合格仔豬數及窩初生重,但并不能改變常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沈思軍等,2008)。研究認為,硒能通過母豬胎盤和乳腺進入胚胎和乳汁,母豬體內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后代仔豬生長性能,提高母豬日糧中硒含量,能有效防止仔豬缺硒癥的發生(Mahand等,1996)。岳增華(2012)就不同來源硒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與亞硒酸鈉相比,酵母硒能顯著降低哺乳仔豬的腹瀉率,提高哺乳仔豬的生長速度,改善母豬的繁殖性能。黃志堅等(2001)研究表明,在母豬泌乳開始至下一胎妊娠30天內的飼糧中添加200ug/kg的煙酸鉻和酵母鉻,可以降低哺乳期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仔豬斷奶個體重。吳寧等(2011)研究發現,在泌乳期母豬日糧中添加蛋白螯合鋅,能提高仔豬初生重、斷奶重及哺乳仔豬成活率。Wang等(2013)在母豬妊娠期飼糧中添加羧酸吡啶鉻顯著提升了初乳中鉻濃度,而添加羧酸吡啶鉻組母豬乳汁中的總固形物、蛋白質、脂肪、乳糖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差異。此外,母豬在懷孕和泌乳期間會失去大量的鐵,尤其是高產母豬,易患缺鐵性貧血,影響母豬的健康。有機鐵如蛋氨酸螯合鐵具有吸收快,生物學效價高,與其他礦物質間無拮抗作用等特點,是一種良好的鐵源。噴霧干燥血漿蛋白粉中有機鐵含量豐富(2700ppm),添加到日糧中,可以提高機體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緩解高產母豬的缺鐵狀態,改善母豬的繁殖性能。

    5維生素
    母豬對維生素的需要量較少,但不可或缺。實際生產中,母豬容易患肢蹄病、少乳癥、產弱死胎、乳房炎和子宮炎等疾病,而這些病癥與飼養管理水平密不可分,適時補足各種維生素可以有效緩解甚至避免上述病癥的發生(姚軍虎,2006)。研究表明,當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中維生素E 和Se 添加量分別為50 IU/kg和 0.1 mg/kg時,母豬的產仔數、仔豬斷奶成活率和斷奶窩重顯著提高;而在未補充維生素 E情況下,母豬產后發生三聯炎癥比例高達50%(錢利純等,2002)。維生素E通過胎盤由母豬轉運至胎兒的量很小,因此,初生仔豬必須依賴初乳和常乳以滿足它對維生素E的需要(Pinelli-Saavedraa andScaifeb,2005)。母豬初乳和常乳中維生素E的含量取決于日糧中維生素E的水平(Mahan,1991),高水平維生素 E有助于提升初乳及常乳中維生素 E的含量,也有助于提高母豬窩產仔數、窩產活仔數,降低母豬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癥(MMA)發病率(Weber等,2014)。因此,NRC(1998,2012)將妊娠母豬和泌乳母豬維生素E的需要量調整到44 IU/kg,主要是考慮了母豬最大窩產仔數和免疫力的需要。研究還發現,妊娠和泌乳日糧中添加L-肉堿可提高窩產活仔數(Musser等,1999)、斷奶仔豬數(Eder等,2001)和仔豬窩增重(Ramanau等,2004);泌乳日糧中添加葉酸,可提高母豬泌乳量(P>0.05),增加乳中脂肪、總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的濃度(P<0.01)(Wang等,2011)。

    6小結
    綜上所述,泌乳母豬營養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并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防止母豬因泌乳期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下一周期的繁殖性能受到影響。為提高泌乳母豬的生產性能,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母豬的采食量,增加能量的攝入,確保母豬泌乳量滿足仔豬的需要和減少母豬體內營養的過分動用;其次,要為泌乳母豬補充足夠的氨基酸,如賴氨酸、纈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含硫氨基酸等,尤其是賴氨酸與纈氨酸的平衡,以提高母豬泌乳力,保證最大的產奶量;最后,泌乳母豬的營養供給必須是全面的、平衡的,在設計營養指標或日糧配制時,日糧的蛋白質水平、氨基酸水平、礦物質水平以及維生素的供給量都應該隨能量水平的高低做相應調整,以滿足泌乳母豬正常的生理和生產的需要,改善母豬健康水平,延長母豬的使用年限。
    原載:《廣東飼料》,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信息
                                                                                        轉載安徽五梁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眾微信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0: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航空| 黔南| 石阡县| 沙洋县| 石台县| 治多县| 满城县| 安多县| 镇赉县| 永兴县| 遂平县| 巩义市| 镇江市| 乌海市| 梁河县| 武夷山市| 东港市| 杂多县| 安溪县| 黄石市| 威信县| 卓资县| 新蔡县| 镇平县| 永修县| 徐汇区| 樟树市| 根河市| 甘孜| 五指山市| 大理市| 兴化市| 怀来县| 翼城县| 栾川县| 康马县| 防城港市| 安岳县| 陆丰市|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