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羊爛舌病的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6-26 15: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爛舌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主要傳染媒介是伊蚊和庫蚊,羊被叮咬后易感染發病的病毒性疾病,以頰黏膜和胃腸道黏膜嚴重的卡他性炎癥為特征。乳房和蹄冠帶上也常出現病變,且蹄真皮層遭侵害而發生跛行。因此羊一旦患病,每年羊群都可能會發生。本病多發于濕熱夏季和早秋,特別是在池塘、河流較多的低洼地區發生。流行迅速,死亡率高。




    癥狀



    病羊被毛松亂、消瘦,不能攝食和飲水。潛伏期約1周,病初體溫升高達42℃,白細胞數減少,高溫稽留熱,幾天后下降,隨即白細胞數回升正常水平。病羊精神萎頓,喜臥、厭食、呼吸和心跳加快,下頜和唇水腫,耳水腫下垂,有大量流涎,由鼻孔流出粘稠鼻汁(有時帶血),常在鼻孔周圍凝結成干痂,因而導致呼吸困難。病羊發出鼾聲,鼻粘膜和鼻鏡糜爛出血,上唇齒齦出現灰白或灰黃色偽膜,偽膜脫落后形成爛斑。





    齒齦及頰部黏膜亦有瘀斑和糜爛,口角內的乳頭極易出血,舌面糜爛,表面附著灰黃色壞死組織。部分病羊的舌面發紺,蹄冠上部皮膚有紫色淤血,病羊后期出現血樣下痢(說明腸黏膜也被侵害),此類病例大多終于死亡。病程8天-15天,發病率可高達30%-40%,病死率為20%-30%。某些病羊于病愈后出現被毛脫落現象,各種品種的山羊均易感,1歲左右的青年羊最易感,吮乳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防治措施



    對病羊應細心護理,加強營養,隔離飼養,避開烈日、風雨及暴曬的圈欄內,并對口腔、鼻和蹄部病變部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及消毒處理,以免發生繼發性感染,也可注射青霉素、頭孢塞呋或磺胺類藥物。





    嚴禁從疫區購入牛羊以及其他反芻動物,從外地購入牛羊時,應加強檢疫。





    夏季應選擇高地放牧,定期給牛羊進行藥浴,驅除體外寄生蟲。


    用疫苗對3月齡以上的幼羊開始進行預防注射,以后每年注射1次,孕羊禁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0: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镇原县| 青冈县| 林州市| 比如县| 大宁县| 广州市| 冷水江市| 连平县| 炉霍县| 广平县| 班戈县| 会东县| 梨树县| 清原| 商丘市| 登封市| 军事| 广东省| 山阴县| 防城港市| 乌鲁木齐县| 海原县| 富裕县| 东台市| 渝中区| 杭锦后旗| 南安市| 柘荣县| 九台市| 板桥市| 孝义市| 罗平县| 中江县| 滨海县| 恭城| 思茅市| 太仆寺旗| 梁河县| 庆安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