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雞是表型多樣性最為豐富的鳥類,是研究復雜性狀進化的極佳動物模型。藏雞是一種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古老雞種,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作用,對青藏高原特殊環境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例如藏雞血液中紅細胞數目顯著多于平原雞,藏雞的血紅蛋白和氧氣的結合效率較高。 此外其它家雞品種在高原低氧情況下的孵化率遠遠低于藏雞,這也是制約西藏禽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對藏雞的高原適應性進化的遺傳機制研究甚少。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課題組從頭組裝了一個藏雞基因組,并對5只紅原雞和其他27只不同地區的家雞進行了基因組重測序,通過整合比較基因組學和群體基因組學手段來揭示藏雞的高原適應性進化的遺傳機制。分析結果顯示藏雞分成兩個群體,兩個群體之間沒有基因交流,推斷這兩枝藏雞可能分別來自兩個獨立的世系。隨后分別對兩枝藏雞群體進行群體歷史模擬和選擇信號檢測,發現兩個群體中受到選擇作用的基因在鈣離子信號通路中出現富集,說明鈣離子通路在藏雞的高原適應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該研究在基因組水平對藏雞品種資源進行了初步的評估,揭示了藏雞高原適應的潛在遺傳機制,對藏雞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培育均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王明山、李艷以及彭旻晟為共同第一作者,張亞平和吳東東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支持。 來源:國際畜牧網
該貼已經同步到 立佳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