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全國范圍內羊肉及活羊出現跌價風潮,這股跌價風潮一直持續到五月中旬方有減緩的勢頭,受此次跌價風潮的影響,目前國內羊肉及活羊價格均為近年來的新低,那么,這股跌價風潮是如何產生的,又會持續多久,下半年羊業市場如何,國內養殖業應該如何應對? 為何跌價? 今年上半年的跌價實際上是去年羊產業市場的延續,去年上半年羊肉價格受小反芻疫情影響開始出現下跌趨勢,下半年大量的進口羊肉更是雪上加霜沖擊著國內市場,與此同時,上半年羊肉主產區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出欄的羊于下半年集中出欄,一時市場上供應量遠遠超出需求量,全國范圍內羊肉價格開啟向下的通道。隨著春節的到來,部分羊肉主產區和主消費區羊肉價格略有回升,但由于餐飲業的凋零,同比往年,價格還是較低。
春節過后,隨著節日推動效應的消失,羊肉價格再次下降至春節前水平。2015年春節較晚,春節結束后已進入三月份,天氣日益轉暖,羊肉也開始逐漸進入消費淡季,價格有下跌趨向,但是因為市場上不少經銷商的堅持,羊肉市場并未出現價格的大幅墜崖式下跌,而是呈現出了幅度較小的、時間較長的連續性下跌。這期間,由于市場上去年冬天的庫存量較大,在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不少地區的羊販子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開始擠壓養殖戶,無意中充當了延續供大于求這一態勢的推手。 持續多久? 據牛羊天地數據監測顯示,近兩周以來,各地的不少批發市場羊肉價格基本已經開始陸續結束了下跌風潮,諸如北京、河北、新疆等地區甚至出現了羊肉價格小幅的回升,通過這些市場表現不難分析出,各地的羊肉價格基本上已經開始企穩,這其中有經銷商的因素,也有市場供應量減小的因素,但是由于各地市場情況不一,預計這樣的穩定態勢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羊肉價格基本穩定,但是不排除部分地區價格出現小幅波動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隨著市場上供大于求的情況的緩減,羊肉價格在下半年會有所回升,但是由于養殖量增加和進口羊肉的沖擊,回到前幾年的輝煌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是小幅回升后企穩。 養殖業如何應對? 由于不少養殖戶在前幾年嘗到了養羊的甜頭,近兩年以來開始擴大養殖量,同時,不少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和企業也看到了前兩年養羊的優勢開始紛紛加入到養羊大軍的行列,進而導致各地養殖量持續增加,羊價開始下跌。截止目前,各地活羊價格跌入低谷,養殖戶欲哭無淚。面對這樣的局面,養殖戶應該如何應對?
從總體來看,我國肉羊的養殖一直以散養為主,成本較高,一旦遇到目前這樣市場價格較低的情況,那么養殖業就會損失慘重,相信不少養殖戶對去年飼料和草料成本上升而導致的虧損有所體會。實際上,國內肉羊養殖已經到了瓶頸期,養殖進入微利時代,如果養殖觀念還停留在前幾年的話,那么養羊虧損的危機即使不發生在去年和今年,也會發生在明年和后年,這也就是所謂的“市場倒逼養殖業轉型”,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如何轉,往哪個方向轉?
近兩年,從業人員會經常聽到集約化、規模化養殖這個說法,對于普通散養殖戶而言,目前養殖成本上升、銷售渠道不暢等都是在養殖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而集約化、規模化養殖不失為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好方法。對于散養殖戶,養殖合作社就是當地的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的代表,加入或者成立養殖合作社通常可以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同時也更容易找到銷售渠道,甚至可以繼續推動合作社走上品牌化的路線。
而對于已經做到了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的企業或者合作社,轉型就是品牌化發展。眾所周知,近兩年,大量進口羊肉陸續登陸中國市場,對本土羊肉造成沖擊。實際上,進口羊肉的沖擊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機遇,進口羊肉沖擊勢必會導致部分養殖組織經營困難甚至無法繼續經營,但與此同時也會推動一批企業或合作社盡快轉型進而從中突圍。由于國外養殖成本較低,再加上澳洲等地羊肉即將零關稅進入國內市場,那么本土產品與進口產品進行價格上的大戰并不明智,本土羊肉的品質應該是競爭核心,因此品牌化才是最理想的發展思路,筆者相信,在未來幾年,國內會涌現出一大批品牌羊和羊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