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媒體2015年3月23日報道,根據最新預計的結果,歐洲的生豬存欄量和生產力的提高將為歐洲2015年和2016年的豬肉產量的恢復創造合適的條件。另外的一份報告則指出,歐盟的貿易伙伴設置的一些貿易壁壘克服難度很大。
得益于飼料成本的下降和生產力的提高,2014年歐盟的豬肉生產開始走出2013年的低迷狀態。
歐盟委員會最新的短期展望報告涵蓋了2015-2016年期間歐盟的15個創始成員國的豬肉產量情況,13個新成員國的產量增長情況。
2014年12月的初步牲畜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生豬存欄量在經過了數年的萎縮之后,終于出現了1.2%的總體性增長;仔豬存欄量平均增長2.4%。
報告稱,雖然當前價格走低,但是在實施了母豬福利的規定之后,生豬存欄量和養殖生產力的提高應該能為預測期間生豬產量的持續性提高創造條件,豬肉的預計產量將在2300萬噸左右。
2014年2月起俄羅斯市場的關閉導致2014年歐盟豬肉出口量下跌13%,雖然歐盟也向俄羅斯的替代市場轉移了一部分的出口,比如亞洲。一個月前,歐盟委員會啟動了一個“私人豬肉存儲援助計劃”,目的是刺激生豬價格的上漲,穩定生產商利潤。
歐盟委員會另外的一份報告稱,歐洲的主要貿易伙伴制造了很大的貿易與投資壁壘,這些壁壘通常很難克服。
這份報告分析了歐盟和主要的貿易伙伴——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和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關系。報告顯示,這些貿易伙伴設置的貿易壁壘嚴重影響了歐盟公司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機遇。
文章來源:國際畜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