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日前福建省出臺的加強生豬養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政策,“十三五”期間,泉州生豬年出欄量將控制在260萬頭以下。今年上半年,泉州將關閉拆除禁養區內37家存欄25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場(戶);年底前,全市可養區內存欄250頭以下的4228戶生豬養殖戶,未提出改造方案或改造后仍不能達標排放的,也將被關閉拆除。
福建省將完善發展和治理規劃,加大關閉拆除力度,推進標準化改造,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嚴格養殖審批監管,完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機制,在2016年底前全省基本實現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全面完成存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全覆蓋補助政策到位面100%;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可養區內生豬規模養殖場(存欄250頭以上)標準化改造,全省規模養豬場基本實現達標排放或零排放。
此外,福建省還將建立生豬養殖面源污染防治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各級政府須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多措并舉,通過簡化審批、用地支持、稅費減免、金融支持、庫區政策覆蓋、分類幫扶等方式,積極引導和推進生豬養殖場(戶)轉產就業。作者:鄭意凡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