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省2300家養殖場被列為重點減排對象,僅有1100多家完成了減排任務...”12月24日下午,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鄭惠典在廣東華農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一樓會議室召開的廣東省畜牧獸醫工作現場會上說道。
鄭惠典表示,預計2014年全省肉類產量432萬噸,與2013年持平,其中生豬出欄3850萬頭,同比增長2.8%。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所占比例為82%,位居全國前列。年出欄萬頭以上豬場375家,排名全國第一。擁有原種及祖代種畜禽場、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鄭惠典指出,廣東生豬生產多年受制于市場價格周期波動的困局,從當前省內外生豬產能和人們肉食結構逐步改變的情況看,生豬市場空間難再擴大。
養殖戶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和技術力量缺乏,環保任務還很艱巨。“畜禽養殖糞污處理不當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仍然突出,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新的《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實施,今后畜禽養殖場必須控制和消除污染,否則難有立足之地。目前廣東全省2300家養殖場被列為重點減排對象,僅有1100多家完成了減排任務”鄭惠典說道。
鄭惠典表示,2015年要著力破解畜牧業受制于環保的因局,大力推進以資源合理配置和循環利用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畜牧業建設。引導和幫助規模養殖場與周邊對接合作,探索推進種養結合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實現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既解決養殖污染問題,又提升土壤有機質,達到雙贏目的。從2014年起,廣東省實施世界銀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按照項目計劃,其中8億元用于扶持全省約300家生豬養殖場建設環保示范工程。力爭通過項目建設推動養殖方式轉變,提升標準化養殖水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