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要“見熱就退”
發熱是畜體抵抗疾病的“生理保護反應”,是病體自我調節的短時反應。一定程度的發熱,可以提高細胞吞噬致病微生物的能力,有利于機體的保護。過早或過量的使用解熱藥,不僅影響病畜防御反應的發揮,又會掩蓋病癥造成誤診,還能使排汗過多,血壓下降,甚至虛脫,危及生命。但當體溫過高,或發燒時間過長,應及時用解熱藥退燒。
二、不要“見病就抗菌”
在治療疾病時,“見病就用抗菌劑”,濫用抗菌藥常會引發“雙重感染”,并能提高病菌的抗藥性。
三、不要“見瀉就止”
“腹瀉”是畜體排除腹內“毒素及病菌”的一種保護反應,對畜體無害反而有利。但是如果腹瀉時間過長或過多時,應急速口服“補液鹽”,并應用抗菌藥物。
四、不要“病好就收”
病除后不用藥鞏固,常引起舊病復發,并可能轉為慢性,應該病愈后再堅持1—2天的治療,以鞏固療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