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地方豬品種登記明年全面啟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11-27 09:4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進一步保護地方豬品種,加快形成保種促開發、開發促保種的良性循環,全國畜牧總站將于2015年全面開展地方豬品種登記工作,這是記者在11月19日~20日于安徽合肥召開的國家級豬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保種技術培訓班上獲悉的。

      我國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有地方豬種80多個,與國外種豬相比,我國地方豬種繁殖力強、適應性強和肉質鮮美。這是我國生豬產業自主創新、提高競爭力的優勢所在。保護利用好地方豬種資源,意義重大。

      近年來,農業部及各地畜牧部門在畜禽資源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一是修訂了《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收錄的豬種由之前的35個增加到42個,保護品種的地域分布更加均衡。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原產地活體保種為主、基因庫遺傳物質保存為輔的地方豬種保護體系。三是編制了地方豬種的保種方案。根據每個品種的特點,設定了保種目標,進一步規范保種工作。另外,還開展了“地方豬品種登記”試點工作,地方豬開發利用初見成效。

      但整體來看,地方豬種普遍缺乏持續選育,選育方向不能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產業化開發利用不夠,在市場開發上缺乏競爭力;保護與開發利用脫節,尚未建立以保種促開發、開發促保種的良性循環機制,導致地方豬種數量不斷減少。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豬專業委員會部分委員及有關專家,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技術推廣單位負責人,國家級豬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以及國家級保種場申請單位的負責人參加此次培訓班。各保種場就近年來在保種工作上取得的成效進行了交流,為下一步保種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3: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巴南区| 德州市| 宁都县| 永泰县| 墨脱县| 潜江市| 开远市| 北辰区| 合作市| 达尔| 乌苏市| 盐源县| 明水县| 政和县| 房产| 上虞市| 长白| 双流县| 宁安市| 贵州省| 西华县| 长武县| 呼伦贝尔市| 宿迁市| 咸宁市| 玉溪市| 全州县| 华阴市| 永川市| 沁阳市| 婺源县| 乌海市| 永川市| 嘉黎县| 大邑县| 宜春市| 柳江县| 延吉市| 姜堰市|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