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雞場內5~6日齡的雛雞發生呼吸道疾病,經7~8天出現死亡,死亡率達6.9%。我們初步診斷為腎型傳支,應使用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才能得到相應的控制。
流行病學分析
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傳染性呼吸道病,主要分為支氣管型、腎型、腺胃型三種。其中尤以腎型傳支最為常見。
臨床癥狀
初期病雛表現為精神沉郁,嗜睡,咳嗽,氣管有羅音,打噴嚏,怕冷,互相擁擠在一起,食欲減退,飲水量增加,后期不吃不喝,拉白色米湯樣稀糞,肌體嚴重脫水。
病理變化
病死雞的氣管內黏液增多,氣管黏膜充血或有干酪樣滲出物,在氣管與支氣管連接處有白色塊狀分泌物;氣囊混濁,并伴有輕微干酪樣滲出物;肺尖部有出血斑;腎臟高度腫大、蒼白,腎小管和輸尿管變粗,內充塞大量白色的尿酸鹽,眼觀呈花斑狀;有腸炎癥狀。
防治措施
發病后應加強飼養管理:一、避免一切應激因素,保持雞群安靜。二、將舍溫提高2℃~3℃,加強通風換氣,夜間應適當亮燈,讓病雞適當活動、飲水。三、避免使用任何傷腎藥物。四、降低飼料中蛋白質水平,有條件的雞場多補充麩皮和青菜。五、用抗病毒的中藥,解熱抗毒,增強食欲。
治療方向應該遵循抗病毒、化痰、消炎利尿的原則。1、抗病毒。2、化痰止喘,防止支氣管堵塞。3、消炎止痛,防止繼發感染。4、保肝護腎,排毒利尿。
該貼已經同步到 東東網絡長江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