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安徽安泰種豬十年磨一劍,締造華東地區最大的生豬產業集團
安徽安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廣德縣楓樹嶺種豬試驗基地,十余年來,安泰堅持以種豬繁育為核心、產業銜接為重點,推動合作共 贏,加大科技投入,注重資源整合,實施品牌戰略,快速成長為安徽省最大的生豬產業集團,成為集種、養、加、銷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大型農牧企業,是安徽 省民營科技企業、國家肉活畜儲備單位、國家"星火計劃"實施單位、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副理事長單位。2010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國家"十二五"生豬 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安徽站站長單位、農業部第一批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011年全國13個核心育種場之一。
截止目前,安泰擁有3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布局安徽省8個縣市,11家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直接帶動農戶 3000余戶,年提供后備種豬4萬頭,(帶動)出欄生豬50萬頭,年屠宰加工生豬50萬頭。同時公司建設了1.3萬畝林場和苗木基地,開發養殖水面 3000余畝,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
集團已初步形成了以種豬繁育為龍頭,以標準化養殖為核心,以屠宰加工配套服務為延伸,以公司+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組織+社員(農戶)為依托的新型 產業化模式;建立了從飼料-養殖-屠宰加工的一整套全程記錄和監控制度,完善豬肉的可追溯系統,打造無公害品牌,走高端有機食品路線,爭取讓全國人民吃上 安泰品牌的放心肉。
二、安徽安泰種豬堅持科學發展,開創農業產業化新局面
安泰堅持以種豬繁育為核心,不斷夯實產業基礎,為企業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條件。該集團放眼全國,合理布局,大力推廣良種,規范種豬繁育,構建安全防 疫體系,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和新工藝的引進、改良和推廣上加大投入,為全省良種推廣工作和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2007年集團競租經營安 徽省原種豬場,2008年投資1.2億元在肥東縣包公鎮興建安徽省規模最大的原種豬場--肥東原種場。2009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的學術年會由 該集團承辦,該場是參觀豬場,與會專家和同行在參觀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為發展循環經濟,集團以產業有效銜接為重點,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服務業一體化,相關聯、共發展的成功模式。實現從田頭到餐桌,覆蓋種、 養、加、銷全過程,充分利用種植業的生產原料,通過加工、科學配方轉化為養殖業所需的飼料;充分利用養殖糞便和廢棄物,通過沼氣工程和有機肥加工廠轉化為 田間、山場、水面種養所需要的肥料和飼料,反哺種植業,構建種養結合、環境友好、產業共生互助、經濟良性發展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農業可持續 發展。
在推動標準化養殖的過程中,安泰通過建立合作組織等模式,堅持合作共贏。2006年安泰聯合部分規模養殖戶,發起成立廣德縣生豬產銷合作社,對社員 實行"六統一"服務,即:統一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統一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成果,統一提供信息和技術培訓,統一提供種苗、飼料、原材料 和藥品,統一市場銷售,統一注冊商標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集團結合種豬產業在安徽的布局,大力發展標準化小區養殖,通過標準化養豬小區、股份制、 公司+專業合作組織+社員等產業化模式帶動農戶和中小規模養殖戶出欄生豬達35萬頭。
三、安徽安泰種豬科技進步,實現企業快速發展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為此,集團高度重視科技投入,切實加快科技興企步伐。集團科技力量雄厚,人才儲備一流,擁有生豬產業技術 人員131名,其中具有正高職稱5人,副高職稱6人;大專以上學歷占企業總人數的39%,建有國內一流的實驗室。2009年,安泰聯合安徽農業大學在安徽 省率先發起成立安徽省生豬科技聯盟,擔任理事長單位;與安徽農大、安徽省農科院、華中農大、南京農大保持密切聯系,加強產學研合作。主要科技人員正在研發 良種豬配套繁育技術,豬肉肉質風味改良技術及其產業化配套技術,綠色天然植物素添加技術等。2010年集團被認定為國家"十二五"生豬產業體系安徽綜合試 驗站單位,標志著安泰成為安徽第一、國內一流,體系內的國內頂級專家,如陳瑤生、陳煥春、吳常信、王林云、王立賢、王愛國、張琴、楊漢春、張偉力等成為安 泰技術團隊一員,安徽省內頂級專家殷宗俊、魏建忠、李呂木等教授成為集團常年技術顧問,為安泰的發展出謀劃策。目前,集團每年科研投入超過100萬元,投 資500多萬建成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專業實驗室,與安徽農大、各級畜牧部門資源共享。
2004年以來,集團公司在科技部門實施的"產學研"活動推動下,先后開展了"提高母豬產仔率"、"乏情母豬的誘導發情"、"免疫增強劑的研 制"、"仔豬E.coli腹瀉抗性的分子遺傳機理研究"、"高繁殖力瘦肉型圩豬新品系的培育及配套組裝技術"和"種豬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畜產 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等研究"等項目,承擔2010年國家星火計劃、省"十一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2010年公司"畜 產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獲得省科技成果認證,并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高繁殖力圩豬飼養與推廣技術"獲得省科技成果認 證,2012年"豆粕飼用品質生物改良與應用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真正實現了"科技興企"。
品牌現已成為企業爭奪和占領市場的重要工具,集團樹立品牌戰略,全面推動企業做大做強。集團先后注冊了"安泰"、"勇創"、"申泰 緣"、"廣合"、"宣鄉"五個商標,并在市場上推出"安泰"種豬,目前已暢銷全國各地;推出的"宣鄉"有機黑香豬肉、"申泰緣"肉品、"廣合"草豬肉三個 品牌系列產品,在上海、杭嘉湖等地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也是上海"愛森"、嘉興"青蓮"、南京"蘇食"等品牌無公害放心肉的供應基地。集團從長遠發展出發, 制定企業品牌戰略規劃:兩年內將企業種豬品牌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品牌,打造國內種豬航母企業;在3-5年內將企業豬肉品牌打造成國內知名品牌。
四、安徽安泰種豬榮譽歷程
集團成立十余年來,一年邁上一個臺階,逐漸做大做強:
1997年成立廣德縣楓樹嶺種豬試驗基地,開始艱苦創業;
2001年被評為"廣德縣優秀科技示范戶"、"縣級豬產業化龍頭企業";
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優良種豬AA級企業";
2003年被評為"宣城市豬產業化龍頭企業";發起成立廣德縣養豬協會,擔任理事長單位,帶動廣德縣內養殖戶開始規模養殖;
2004年公司基地和產品(三元雜交豬)分別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
2005年被評為"安徽省豬產業化龍頭企業"、"優良種豬AA級企業";投資成立安徽祥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006年獲得"中央肉活畜儲備基地A級資質",被授予"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與上海投資商合 作,成立安徽申泰食品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發展,申泰食品公司已經成為廣德縣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為地方稅收和財政做出了積極貢獻。廣德縣養殖協會更名為安徽 廣合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
2007年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質量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承保;成功競租安徽省原種豬場,在此基礎上成立安徽省安泰種豬育種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專業從事種豬養殖、繁育、銷售及技術服務。
2008年,收購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錦中工貿有限公司、安徽天發糧油有限公司。子公司錦中工貿公司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泰食品公司、安泰種豬育種有限公司被命名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008年集團一次性從美國引進純種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種豬400頭,開創了安徽一次性從國外引進三個品種的先河。
2009年集團成功舉辦中國畜牧獸醫學會豬業學會年會;成為宣城市養豬協會會長單位,引領全市養豬產業發展。
2010年,"勇創"牌圩黑豬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被認定為國家"十二五"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單位(安徽唯一)。
2011年,被評為國家種豬核心育種場;與廣德縣團縣委達成幫扶協議,啟動10年資助1000名貧困學生的"千里馬工程";與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 業安徽省興安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投資1000萬元成立涇縣安泰飼料公司;收購巢湖眾泰養殖公司,投資1000萬元成立安徽鑫泰農業開發有 限公司。
2012年,成立安泰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與南京聯創、安徽朗坤物聯網合作,打造圩豬精品、高端路線,在長三角各大城市開展會員制專供;兼并/重組安徽省內多家重點龍頭企業。
2013年被評為全國畜牧行業先進企業,"勇創"品牌成為安徽省著名商標。
五、安徽安泰種豬做大做強,打造國際一流的"養豬航母"
根據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現狀,安泰響應各級政府積極爭取企業上市號召,結合公司發展戰略,集團成立了以董事長楊勇為組長、集團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上市 籌備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制定了集團2011-2015年生豬發展工程規劃--"425"工程規劃,即:在安徽省及周邊地區合理規劃布點,以種豬生產為 龍頭,以飼料生產為配套,以標準化養殖為核心,以屠宰加工為重點,打造生豬、飼料、食品加工和農林四大產業板快,到2015年底通過自養、股份制、公司+ 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產業化模式,出欄生豬200萬頭,屠宰生豬200萬頭,實現產值50億元的目標。
與此同時,企業上市計劃緊鑼密鼓。從2009年開始,安泰積極籌備企業上市,兩年來已與省內外多家基金券商機構接洽聯系;目前集團內部股權梳理和資 產清查工作已完成,成立了上市籌備協調領導小組,進入全面上市的籌備階段。安泰農業集團力爭上市的"時間表"已經擬定:2012年8月18日券商、會計師 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正式進入,根據上市要求,進行集團歷史沿革和財務的清理規范化工作,在券商等中介機構指導下,2013-2015年集團進行規模化發展 和擴張,理順思路,制定品牌;2015年爭取股份制改革,引進基金與戰略投資者;2016年初力爭上報證監會通過。
001旺族種豬場.jpg (179.7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002旺族種豬場.jpg (298.56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003旺族引種.jpg (412.93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004旺族種豬 .jpg (292.11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005旺族種豬.jpg (330.93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006旺族種豬場.jpg (402.42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13 05:58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