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7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 大北農老板發13億元紅包 數億元稅收遇難題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9-3 11:3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明是一件各方‘多贏’的好事情,但是推行起來卻感到越來越難辦。”一位接近大北農(行情,問診)(002385.SZ)管理層的人士表示。大北農近期推出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因其股票來源于公司控股股東邵根伙無償贈與的9848萬股股票,而引發廣泛關注。這筆市值超過13億元的股票激勵計劃,一旦成行,將惠及3000名大北農員工,人均受贈股票市值超過40萬元。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由于懸而未決的稅收問題,這一員工持股計劃正令上市公司及中介機構捏著一把汗。假如這一計劃難以落地,那么更多上市公司的類似計劃恐怕都將擱淺,而普通員工與企業共同分享財產性收入的機會也將再一次落空。

      為何贈送股份?

      事實上,對于以2萬元白手起家的大北農董事長邵根伙來說,員工持股的念頭由來已久。

      “如果按照老一套方法,管理者占有全部股份,企業做大是存在很大困難的。不給員工股份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不敢要股份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只有給員工股份了,企業的凝聚力才能夠持續增強,才能夠保證強大的生命力。”邵根伙曾公開表示。

      早在1996年大北農創立不久時,該公司內部便已經開始實行模擬持股制度。10年后,大北農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為清理邵根伙的受托持股,874名員工與邵根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為收購員工合計持有的1173.08萬元出資,邵支付了收購價款11837萬元。

      而在2007年底,大北農新增注冊資本,增資對象為3 名原股東邵根伙、邱玉文、張立忠及甄國生、劉忠、邢堯等149 名核心員工,2010年的成功上市令這些員工財富暴增。“我們的富翁人數是行業的總和,員工開的車比老板還要好。”邵根伙曾自豪地表示。

      而此次其自討腰包拿出市值超過13億股票贈與員工,則為A股最大一宗員工激勵方案,規模遠超此前幾家公布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之和。

      員工持股最簡模式

      根據證監會今年6月公布的《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可以通過“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購買、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自愿贈與”四種方式。

      其中,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用于激勵員工,根據《公司法》,股份數額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且需使用公司稅后利潤購買,1年內轉讓給員工;而從二級市場購買、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則面臨著可能存在的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多重問題。

      “大北農控股股東自愿向員工持股計劃自愿贈與股票,是現在實現員工持股計劃最簡捷的路徑。”為該計劃提供服務的長城證券并購部總經理尹中余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涉及上市公司,同時又解決了股票來源,而且如果計劃順利,還不需要員工出錢。”

      “其實最近國企也正在試行員工持股計劃,但對于國企來講,員工持股計劃還涉及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我們大北農是私企,不會面臨這樣的爭論。”一位大北農內部人士表示,“股票由老板贈與,不涉及金融機構貸款的問題。假如一切順利,我們應該會成為首家真正實現員工持股的上市公司。”

      “公告所說的員工按受贈股票市值的20%出資,主要用于員工持股計劃的發起設立并作為個人所得稅的預備款項,如果未來國家能夠明確個人所得稅暫不征收,則這部分款項還可以買成股份還給員工。”上述接近大北農高層的人士說。

      然而,這個看起來皆大歡喜的計劃,實施起來卻并沒有想象中順利。

      巨額稅收恐攔路

      “我們在計劃實施中可能面臨兩道稅,一是大股東轉讓限售股時可能被征收的20%個人所得稅,二是員工受讓股份時可能需要交付的同樣為20%的個人所得稅。”尹中余表示,“我們咨詢相關部門,這兩道稅是不是應該收、怎么收,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明確說法。”

      2009年12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曾聯合發布《關于個人轉讓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發布的政策解讀稿,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但這一通知并未明確“贈與”方式的轉讓是否適用同樣的規則。

      “對于股權贈與,現在全國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但由于可能成為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途徑,地方出臺了一些文件加以細化。” 京衡律師集團上海事務所王錄春律師表示。

      “雖然大股東的股權贈與方式并沒有‘轉讓所得’,但其中的專業稅務問題并非一兩句話解釋得清。一般涉及這種問題,我們都會做好籌劃,事先避免與這些條文‘硬碰硬’。” 王錄春說。

      而對于員工受讓股份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一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但部分地區地稅局已做出規定。

      以河北省地稅局的通知(冀地稅函[2009]119號)為例,該函指出,除繼承、遺產處分、直系親屬之間無償贈予股權的情況以外,“自然人股東將股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股權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稅,稅率為20%。”

      “員工持股計劃是讓企業員工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最佳途徑。與針對高管的股權激勵不同,員工不應像高管一樣承擔太高風險,假如這兩道稅都征收,那么上億的稅收成本就會讓員工持股計劃變得得不償失。”尹中余表示,“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破產后的通用汽車員工幾乎免費獲得17.5%的新通用股票,老通用的債權人卻只拿到了10%,相比之下員工受到的保護更嚴格。”

      從國外案例來看,198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1984年稅收改革法》,對員工持股計劃給予了相關稅收優惠:股本和紅利在提取使用前免交個人收入所得稅,出售股份收入轉入退休基金也免交個人收入所得稅。員工持股計劃借此得以快速發展。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此前表示,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試點意見,并沒有對稅收情況作出規定,證監會將聯合相關部門研究稅收方面的相關政策。

      “公司到了現在的高速發展階段,只靠企業文化去收攏人心將面臨瓶頸,靠股權的紐帶才能讓企業做大做強,這也是為什么公司高層急于推動這一計劃的原因。現在員工持股計劃已經走到十字路口,還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前述大北農內部人士透露。

      “目前中國的產業轉型和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也同樣走到了十字路口,政府已經沒有太多的選項,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對大北農的勇敢嘗試應當予以積極響應,不能將希望的種子扼殺在搖籃之中。”尹中余認為。來源于: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4-9-26 14:56:04 | 只看該作者
    很簡單,股票出了,錢劃給職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5:0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长宁县| 延长县| 呈贡县| 勐海县| 怀化市| 宁南县| 轮台县| 滦平县| 新野县| 肃南| 呼伦贝尔市| 保德县| 安新县| 兰坪| 汶上县| 南皮县| 涪陵区| 沈阳市| 平阳县| 茌平县| 清水县| 朔州市| 平山县| 贵溪市| 万载县| 高台县| 屯昌县| 大厂| 河池市| 龙泉市| 鹤岗市| 静海县| 华容县| 柏乡县| 长丰县| 隆子县| 江城| 广安市| 开阳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