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口蹄疫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8-30 10:5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現為蹄冠、趾間、蹄踵皮膚發生水泡和爛斑,部分豬口腔黏膜和鼻盤也有同樣病變。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一、病種特征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臨診上以豬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膚發生水皰和潰爛為特征。豬口蹄疫的發病率很高,傳染快,流行面大,對仔豬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世界各國對口蹄疫都十分重視防疫,此病已成為國際重點檢疫對象。流行特點 豬對口蹄疫病毒特別具有易感性,有時牛、羊等偶蹄獸不發病,豬還能發病,不同年齡的豬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豬口蹄疫多發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倉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病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于集中飼養的豬場、倉庫,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二、流行病學

    豬口蹄疫的發生和流行同樣離不開傳染源、傳播媒介、易感豬三者構成的鏈條,其流行強度、波及范圍與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傳染源

    處于口蹄疫潛伏期和發病期的動物,幾乎所有的組織、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隨同動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糞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氣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形成了該病的傳染源。

    傳播方式

    FMD病毒傳播方式分為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接觸傳播又可分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目前尚未見到FMD垂直傳播的報道。

    (1)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主要發生在同群動物之間,包括圈舍、牧場、集貿市場、展銷會和運輸車輛中動物的直接接觸,通過發病動物和易感動物直接接觸而傳播。間接接觸主要指媒介物機械性帶毒所造成的傳播,包括無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動物、鳥類、嚙齒類、貓、狗、吸血蝙蝠、昆蟲等均可傳播此病。通過與病畜接觸或者與病毒污染物接觸,攜帶病毒機械地將病毒傳給易感動物。

    (2)空氣傳播 FMD病毒的氣源傳播方式,特別是對遠距離傳播更具流行病學意義。感染畜呼出的FMD病毒形成很小的氣溶膠粒子后,可以由風傳播數十到百千米,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風處易感畜發病。影響空氣傳播的最大因素是相對濕度(RH)。RH高于55%以上,病毒的存活時間較長;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在70%的相對濕度和較低氣溫的情況下,病毒可見于100km以外的地區。

    易感豬感染途徑

    FMD病毒可經吸入、攝入、外傷和人工授精等多種途徑侵染易感豬。吸人和攝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徑。近距離非直接接觸時,氣源性傳染(吸入途徑)最易發生。此外,不可忽視其他可能的途徑,如皮膚創傷、胚胎移植、人工自然授精等。


    三、臨診癥狀

    以蹄部水皰為特征,體溫升高,全身癥狀明顯,蹄冠、蹄叉、蹄踵發紅、形成水皰和潰爛、有繼發感染時,蹄殼可能脫落;病豬跛行,喜臥;病豬鼻盤、口腔、齒齦、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豬)也可見到水皰和爛斑;仔豬可因腸炎和心肌炎死亡。



    四、預防措施

    1、撲殺病畜及染毒動物

    撲殺動物的目的是消除傳染源,病毒是最主要的傳染源,其次是隱性感染動物和牛、羊等持續性感染帶毒動物。治療,用香港奧邦的5號血抗配合頭孢 。疫情發生后,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撲殺動物的范圍,撲殺措施由寬到嚴的次序可為病畜→病畜的同群畜→疫區所有易感動物。

    2、免疫接種

    目的是保護易感動物,提高易感動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嚴重程度和流行范圍?,F行油佐劑滅活疫苗的注射密度達80%以上時,能有效遏制口蹄疫流行。疫苗接種可分為常年計劃免疫、疫區周圍環狀免疫和疫區單邊帶狀免疫。實施免疫接種應根據疫情選擇疫苗種類、劑量和次數。常規免疫應保證每年2~3次,每頭份疫苗含3PD50以上。緊急預防應將每頭份疫苗提高到6 PD50,并增加免疫次數。

    3、限制動物、動物產品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動

    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小到一個養豬戶,大到一個國家,要想保持無口蹄疫狀態,必須對上述動物和物品的引入和進口保持高度警惕。疫區必須有全局觀念,其易感動物及其產品運出是疫情擴散的主要原因。

    4、動物衛生措施

    疫區除對場地嚴格消毒外,還要關閉與動物及產品相關的交易市場。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3: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沈阳市| 仙居县| 手游| 广元市| 仁寿县| 辽阳市| 宜宾市| 漠河县| 新野县| 米易县| 东乡| 博兴县| 临沭县| 尤溪县| 宕昌县| 扶绥县| 黑山县| 西平县| 南雄市| 金门县| 理塘县| 昭苏县| 安庆市| 临海市| 色达县| 临夏市| 家居| 余庆县| 靖远县| 华亭县| 德令哈市| 闻喜县| 西充县| 抚州市| 通河县| 合川市| 奉新县| 南昌县| 绥江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