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是智能機器人進入 飼料行業的早期,當時只有一些國內大型飼料企業有使用。在2013-2014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大型飼料企業繼續加大機器人使用的同時,部分中型企業也加入進來。目前來看,使用最多的應當是碼垛機器人。在機器人大潮下,海爾的張瑞敏就表示,今年計劃裁掉 1萬人,裁員比例高達18%。而裁員背后的底氣支撐,便是智能化機器人的使用。盡管我們飼料行業所占的整體份額比較小,但是我們仍舊能夠看出機器人正在以一種相當積極的趨勢發展。比如正大、新希望、溫氏、禾豐、雙胞胎等大型飼料企業均正在朝向智能化生產大步跨進。在此情況下,飼料工廠將面臨一問題:“若干年后,我們的同事會不會是機器人?” 碼垛機器人主要用于飼料輸送、碼垛等環節。地域上來看,湖南、河南、江蘇、山東等多個地區都已經有碼垛機器人使用。對于機器人的使用,向來是褒貶不一。有認為機器人成本過高,國產的一般在50萬元不等,并且關于保養、維修等問題也是比較繁瑣。但也有企業認為,一臺機器人的可以替代6-8名工人,機器人使用壽命在6年左右,只要注意保養,很快就可以收回成本。何況,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難管理,很難適應這種屬于高強度的機械性工作,比起人員管理,機器人則容易得多了。 換句話說,工人們現在有一個新助手,新同事——機器人。中宇科技碼垛生產線采用進口德國KUKA專業碼垛機器人,根據客戶產能需求,最大產能可達1740包/小時,該機器人有額外保護罩,非常安全。因次,即可整合到生產線中。
我們再來回到當下的企業普遍頭疼的問題,招人難,留人更難。特別是隨著90后從學校畢業,新一代的畢業生知識面擴展的同時,更具備了對工作環境、成長空間、各種福利,甚至自由程度的要求。而客觀來講,我們飼料行業的一些工作,比如飼料車間一系列機械性工作,就很難留住當下的年輕人。而機器人,目前似乎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策略。因此,中宇科技碼垛生產線一臺機器人可以節省人工6-8人,不僅擺脫公司所有崗位的員工所面臨的長期負擔,同時也解決招工難的問題。飼料工廠員工們可以與機器人攜手合作,機器人成為了生產員工的新同事,把員工從不符合工效學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就我們行業來講,目前機器人的應用更多是勞動強度最大、機械性程度很高的崗位。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工業機械機器人之外,還有初級智能機器人、高級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已擁有一定的自動規劃能力,能夠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可以不要人的照料,完全獨立的工作,并且也開始走向實用。李嘉誠的“人造蛋”、比爾蓋茨的“人造肉”都已經研發成功并且上市。或許,不久的將來,機器人下一個取代的就是你。
18902317240 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