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4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 DSM擬收購江蘇江山制藥集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4-11 10:1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4月9日,荷蘭皇家DSM宣布其正在與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江山制藥)進行排他性談判,該談判可能導致DSM收購江山制藥。江山制藥是坐落于中國的全球維生素C供應商之一。DSM發布的公告稱,如果談判有進一步的消息,會在適當或必要的時候公布。公告同時稱,如果這個小的并購(relatively small acquisition)能夠成功,可以更好的滿足DSM財務和戰略需求。將會加強其在維生素C生產領域的地位,維生素C是全球用量最大的維生素。
      DSM目前在蘇格蘭運營維生素C生產工廠,江山制藥同樣會改善DSM維生素業務版塊的全球布局,并提高維生素C產能。
      江山制藥成立于1990年,其維生素C工廠位于中國的江蘇省,據資料顯示,江山制藥2013年維生素C業務的銷售額是9000萬美元(博亞和訊注,按照2013年維生素C原粉出口平均單價3.5美元/kg計算,估計江山制藥維生素C原粉產量約25000噸)。

      維生素C是目前全世界產銷量最大,應用范圍最廣泛的維生素產品。全球維生素C原料藥需求約12—13萬噸。維生素C在我國醫藥工業中也是超重量級品種,2013年產量約13萬噸,每年出口量穩定在11—12萬噸左右,出口金額3.76億美元。

      維生素C上世紀90年代價格大戰
      1992~1993年間,VC的價格曾高達每公斤12~14美元,利潤空間很大,這促成了中國企業過度投資的態勢,高峰時期國內維C生產廠家一度高達28家。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生產直接導致到2000年中國維C產量已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國內需求水平,同時也造成了國際市場上的供過于求。

      1995年維生素C市場進入漫漫7年的嚴冬期,價格從每公斤十幾美元一直降到2001年最低的2.8美元,各生產企業都在苦苦支撐。
      為了規范如此多的VC企業的無序競爭,1995年,中國醫保進出口商會組織20家主要的VC生產、經銷企業,就價格自律問題共同議定了一個方案,即通過許可證制度實行出口配額并限價的措施。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這項制度被宣布取消。2002年1月1日始VC出口全面放開。
      20世紀初格局突變
      2003年初,羅氏維生素(被DSM收購)和日本武田先后退出維生素C原料生產領域,一度引發了全球維生素C的價格暴漲。使得不少已經停產的企業又恢復生產,中國維生素C生產領域的“四大家族”紛紛擴產。在2003~2004年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每家維生素C原料生產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都超過了2萬噸。2004年3月之后,維生素C原料的價格再次回落。經過3年左右的整合,2007年,維生素C生產完成重組,BASF的VC生產并不穩定,中國四大家族與DSM共享全球90%左右市場份額,壟斷態勢基本形成。供應格局賣方較為強勢,維生素C出口價格也一路攀升。2007年維生素C國際市場價格恢復到9美元左右,并持續到2010年。


      價格走好刺激部分企業擴產或新企業上馬維生素C項目,這些苗頭在2007年底就已顯現。彼時,業界對維生素C產能擴張是否會引起新一輪價格戰表示擔憂。與此同時,國家調控部門已經意識到低水平產能重復建設將會帶來環保、投資浪費、價格波動等一系列問題。于2007年開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
      1)、發改委和商務部于2007年12月1日執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中,將維生素、青霉素、撲熱息痛等大宗原料藥劃入限制外商投資行列。
      2)、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在醫藥工業中,維生素C和青霉素這兩個中國大宗原料藥子行業被劃入限制發展類項目。
      3)、2008年8月1日開始執行《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旦企業未達標,環保部門可以責令企業停產整頓,直至企業處理達標。
      4)、《2009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對VC和青霉素工業鹽施行出口許可證管理。
      前三個規定,提高了維生素C的進入門檻,限制外商投資、限制發展、提高了廠家在環保方面的投入,使得小廠家進入VC生產門檻較高;后一個規定,在時隔14年后,重啟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由于中國VC生產80%以上用于出口,拿不到出口許可證的企業市場銷路成為問題。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即為規范維生素C產業健康發展,維護市場價格及出口秩序,國內VC生產企業在政策保護下有望掌握更加主動定價權。事實上,維生素C出口價格從2007年起,持續3年維持在一個較高價位。
      再次陷入產能過剩的怪圈 面臨進步一整合
      雖然維生素C產業在2007年初已經基本形成了壟斷態勢,并且在政策上限定了一系列進入門檻,但維生素C高價位,還是刺激市場從技術突破和新資金進入兩方面躍躍欲試,不斷形成新的生產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國外維生素C主要以帝斯曼為主,另外印度和俄羅斯分別有1個工廠,但印度和俄羅斯工廠的產能較小,并主要從中國進口古龍酸,對市場影響有限。2013年中國大大小小維生素C生產企業近20家,產能達到20萬噸。產能大、集中度分散導致價格在2010年開始回落,出口單價從年初的9美元/kg,回落到2013年的3.5美元/kg,雖然不是歷史最低,但2003年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如果維生素C出口價格換算成人民幣,3.5美元/kg已經達到歷史最低。
      2009年以來,維生素C價格快速回落,降幅為70%,但同時,山梨醇價格震蕩上行,山梨醇上漲10%。對維生素C行業來說,原材料價格上漲,而產品銷售價格下滑,利潤被迅速擠壓,行業已經處于虧損狀態,面臨進一步的整合。
      DSM在收購羅氏之后成為全球維生素市場的領導者,在中國的布局方面,除了運營多維和預混料等工廠,本次收購能否最終成行還不得知,但DSM在近兩年似乎對單體維生素分銷方面的興趣愈發濃厚,其在2012年曾經同新鴻簽訂葉酸全球分銷合同,同時在煙酰胺市場分銷方面也有較大的動作;2013年2月20日,帝斯曼營養產品業務部宣布了其對拜耳中國客戶定制和標準配方維生素預混料業務的收購。來源于:博亞和訊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4-4-11 15:45:45 | 只看該作者
    商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利潤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2: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江华| 卓资县| 沅陵县| 泰和县| 阜南县| 天水市| 广汉市| 综艺| 太保市| 灵丘县| 高雄市| 大港区| 临漳县| 库车县| 稻城县| 宜兰县| 闽侯县| 延津县| 桃源县| 祁阳县| 阜宁县| 瑞安市| 宝清县| 苏州市| 天门市| 宁德市| 湖州市| 延庆县| 浪卡子县| 贵南县| 宜丰县| 镇赉县| 丰城市| 辽阳县| 益阳市| 宣威市| 中西区| 土默特左旗| 平陆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