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4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真正意義上的豬周期虧損期還沒有結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4-1 09:38: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價連跌15周、創下3年新低之后,生豬市場終于等到收儲政策出手了。
      3月27日,商務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組織開展了2014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的電子競價采購工作。據了解,本輪收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共收儲6.5萬噸,其中東北、京津、河北凍庫收儲占到18.9%,山東凍庫占到20%.業內人士認為,由此可見東北、華北、華東區域為此次收儲的重點。
      商務部對外的文件指出,生豬收儲的目的是為進一步抑制生豬價格下跌、保護養殖戶利益、維護市場穩定。但實際上,業內人士多認為此次生豬價跌不同以往,收儲恐難達預期成效,僅能對下跌態勢起到微弱支撐。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之前3至4年一輪的大“豬周期”已經發生了變化,逐漸演變成一年一輪的小“豬周期”。
      收儲對豬價中長期影響有限
      2009年至今,共有10次記錄在案的國家凍豬肉收儲。每次收儲均發生在豬糧比跌破平衡點之后,收儲規模往往在總消費量的0.1%~0.2%。
      2009年6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啟動凍豬肉收儲工作。收購前,豬糧比價已經連續4周低于盈虧平衡預警點,生豬價格為2006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2010年,相比于前一年,提前了2個月啟動凍豬肉收儲工作。2013年5月初,國家在豬糧比價連續4周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之后,啟動了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
      這幾次收儲,都有效扭轉了豬價過度下跌的勢頭,對生豬市場起到了提振作用,減輕了生豬養殖戶的壓力,及時止損。也因此,大部分的生豬養殖戶都在焦急等待收儲政策,盼望能給豬價向上的動力。山東等地生豬養殖戶甚至逆市購進能繁母豬,欲一賭后市行情。 不過,距離這次啟動凍豬肉收儲過后4天,3月31日,18個省份的生豬價格繼續下跌,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區為山西省。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四川省生豬飼料價格繼續下跌,豬糧、料比已接近去年5月中旬全年的最低點位,養殖效益虧損加大。
      “凍豬肉收儲將使價格上漲的信號更快地傳導至終端消費市場,而對生豬養殖戶而言,艱難日子還將持續”,馮永輝認為,“由于收儲規模占國內總消費量水平極低,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生豬、豬肉的供需形勢,因此對豬價的中長期影響非常有限,往年出現收儲刺激生豬價漲是因為幾次收儲時點正好與5~6月豬價季節性反彈的節點重合,若國家頻繁收儲托市,使養殖戶對政策產生依賴,反而會導致補欄量上升,不利于供需結構的改善。”
      生豬價格存在繼續下行壓力
      生豬價格由 “成本、供應、需求”三要素決定。能繁母豬補欄與疫情襲擊,則是影響生豬供應的兩大因素。
      由于全國養豬業結構規模化程度普遍提高,2013年期間并未出現全國性淘汰過剩母豬存欄的情況,而母豬補欄卻很積極,結果之一便是目前國內母豬補欄與存欄均處于嚴重過剩。
      馮永輝認為,過去3年的生豬市場不僅連續3年低于均衡盈利,而且淡季虧損程度逐年加深、旺季反彈力度逐年下降,這說明3至4年一輪的大“豬周期”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因為連續3年低于均衡盈利,終究會有淘汰過剩產能的一天,生豬市場已經從3~4年一個大周期過度到一年一個小周期。
      由于豬周期的決定性因素來自母豬存欄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只要母豬存欄未完成淘汰過剩產能,真正意義上的豬周期虧損期就沒有結束。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生豬產能依然偏高,加上未來幾個月是消費淡季,生豬價格存在繼續下行壓力。
      供大于求,生豬市場遭遇市場規律反屠,進一步說明了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迫切。馮永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規模化養殖道路可以較好地中和生豬養殖散戶無定價權、勢單力薄、養殖成本過高的缺陷,應通過并購重組或組建合作社等形式,組建區域性或全國性的中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進行有計劃的生產和銷售,并且在行業低迷中優化品種、淘汰落后產能,等待行情復蘇。
      事實上,生豬市場的漲跌起伏始終遵循“東北領跑全國”的規律。河北深州生豬養殖戶韓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生豬價總是東北先跌,然后是河南、山東等地,最后傳導至華南地區。”來源: 每經網   作者: 張雯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4-4-1 11:07:33 | 只看該作者
    必須虧損到小資本望豬而逃才能漲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1: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玉山县| 达州市| 鄂托克旗| 叙永县| 齐河县| 鸡西市| 柘城县| 沙河市| 闽侯县| 张家口市| 平遥县| 铜川市| 南阳市| 新邵县| 吉木萨尔县| 潼关县| 南和县| 谷城县| 武冈市| 信丰县| 东莞市| 惠州市| 略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澳门| 丰都县| 东乡县| 长宁区| 辽阳县| 巨野县| 上蔡县| 辽阳市| 九江县| 仪征市| 荥阳市| 花莲县| 玛沁县| 同仁县| 苍溪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