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初篩平板上可以看到明膠酶產生菌周圍有隱約的霧狀圈,而且在冰箱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更加明顯,通過后面實驗也知道了這樣選出的菌大都是能分解明膠的,而且此時的圈的邊緣與滴加了酸性汞后產生的透明圈的邊緣是一致的,這大大的提高了對目的菌株的篩選效率和準確度;在遇到前后兩次實驗得到的數據相距很遠時(如菌落水解圈與菌落大小的比值),采用多次測量后拋棄相距太遠的值,再求平均的方式;在測定酶的活力的開始階段是一個漫漫摸索的過程,往往是顯色后顏色太深,儀器不能測定或是數據大大的超過了標準曲線的有效范圍,需要對酶液和膠原逐個濃度的稀釋,在多次的測量后確定為實驗中的數據;等等。
對COL-J菌重復做了牛皮消化實驗和酶活性測定實驗,得到與前面實驗相近的結果,表明此菌的膠原蛋白酶活力穩定。而且本實驗所測的酶活是在常規條件下測定的,在后續的菌的培養條件的優化后,相信酶活力還會有很大的提高,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
應當注意的是,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的大小不能完全代表酶活大小, 僅以此作為彈性蛋白酶酶活力大小的定量指標是不太可靠的[10],只能作為大體的依據,本實驗的研究結果與之一致,如COL-J的比例為3.71,不是最大的,但卻是牛皮消化效果最好的。透明圈法對于大多數的菌株還是有用的,對本實驗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