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防疫的面紗:菌與毒的約會
養殖行業進入快速整合的歷史時期,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和技術累積速度迅速成長,從90年代的一家一戶的庭院式養殖,直到現在寬敞大氣自動化程度很高的千頭豬場,萬頭豬場。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畜牧養殖由不如流的階層真正發展成了一個巨大的行業和產業鏈。養殖技術和飼養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化的飼養加大了養殖密度,增加了收入和效益,同時創造了病菌傳播和繁殖的有利環境,疫苗防疫成為防病控病的有效武器。從此,免疫學,免疫程序,免疫理論,疫苗品質及工藝技術便成了行家里手各山泰斗爭論不休的話題,是非區直,紛紛擾擾幾十年,仍然沒有哪家高手能夠一統江湖。然而,疫苗越做越多,疾病越防越重。技術越來越新,養豬越來越難。
好多養殖戶,至今不知道。哪一個防疫程序是正確的防疫程序,網上關于豬場防疫程序設計的帖子也是漫天飛。有很多程序設計的疫苗防疫次數每5天防一次,有的每隔10天防一次。前幾天山東棗莊的一位養殖戶50頭商品豬的疫苗防疫費用1000元,仍然沒有擺脫高熱病的爆發。如此多的防疫次數說明了,當前疾病的龐雜繁復和老百姓對傳染病深深的擔憂恐懼。疫病肆虐的今天,疫苗防疫真正能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讓我們一勞永逸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養豬真的如此簡單,那么今天的豬價恐怕還要低吧。事實是,防疫越多的豬場發病越多,防疫密度越大的豬場的豬群管理難度越大。
疫苗防疫失敗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除了,疫苗本身過期或者保存不當等問題以外,以下幾點也是大家應該考慮的,以前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重視。
1.疫苗的科研和生產部門是做疫苗的。他們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疫苗的品質和生產工藝上很多疫苗使用的參數和相關數據大多出自實驗室,臨床數據相對匱乏。對于很多新疫苗的臨床使用時的指導意義不大,或有一定是誤差。出現所謂的苗是好疫苗,別人用著好用,你不會用,主要問題出在對于使用方法法和用量的把握。另外不同廠家的同種疫苗的用量也不同,需要根據臨床檢測和長期使用的經驗來確定,不能同一種疫苗不同廠家生產的就以相等的頭份免疫。
2.疫苗廠家太多,同一種疫苗很多廠家都在生產。激烈的市場競爭降低了企業的利潤,很企業偷工減料或者含有雜菌和雜毒,造成很多疫苗檢測不合格,這樣的疫苗不能起到好的防疫效果,還會給豬群帶來新的疾病。不但浪費了養殖戶的金錢同時造成了免疫失敗。耽誤了豬病的防治,造成嚴重損失。
3.疫苗滅活不全,佐劑不合格國內多數廠家的滅活苗采用的是甲醛滅活,肌肉注射以后對注射部位局部組織刺激非常大常常引發炎癥和發熱反應。大量的甲醛埋藏肌肉長期釋放毒素影響豬群健康和增重。
4.連續多次的活苗或者死苗的免疫對豬群造成極大應激。不但起不到疫苗防疫提高抗體的效果,同時連續的應激造成免疫系統麻痹和抑損。造成對抗原病毒無識別能力而不產生免疫應答。頻繁的免疫使不同疫苗之間產生干擾,阻礙了抗體的產生。
5.多數疫苗非常穩定,但是傳染源病毒非常不穩定,病毒變異很快。造成了雖然防疫成功由于病毒變異仍然使該病在已經免疫的豬群爆發。像豬流感,藍耳,圓環等病毒。
6.免疫時沒有測定豬群抗體水平,進行盲目防疫,造成疫苗中和動物自身的抗體,從而起了相反的作用。另外動物自身隱性感染病毒病或者細菌病沒有痊愈,造成免疫力低下或處于亞健康狀態都會造成免疫失敗。
成功的防疫計劃和合理的防疫程序,需要根據自己豬場的狀況來合理制定,從沒發生的疾病一般不要進行免疫。我們豬場現在主要是使用穩定性比較高的5種疫苗。豬瘟,偽狂犬,乙腦,細小,口蹄疫。其他疾病均不通過疫苗進行防治,十幾年一直狀況非常穩定,豬群健康,抗病力強。偶爾發病無大量死亡,7-10天左右耐過。
疫苗是把雙刃劍,用的合適可以防治疾病。減少用藥成本,迅速降低死亡。但是,疫苗盲目的使用,會破壞豬群的健康,造成健康的豬群傳毒帶毒,很多豬場存在以上的問題造成豬群長期處于免疫麻痹和損傷的狀態,使你的豬場成為病毒與細菌的聚會的廣場。-----菌與毒的約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