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梭狀芽孢桿菌 中文簡稱:梭菌屬 拉丁學名:(Clostridium Prazmowski,1880) 包括一大群厭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桿菌。革蘭染色陽性,芽孢呈圓形或卵圓形,直徑大于菌體,位于菌體中央,極端或次極端,使菌體膨大呈梭狀,故得名。 梭狀芽孢桿菌屬由130種細菌造成,DNA的GC比為22%~54%。 模式菌:酪氨酸菌(C.butyricum)。 本菌屬細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常存在于土壤、人和動物腸道以及腐敗物中。多為腐物寄生菌,少數為致病菌,能分泌外毒素和侵襲性酶類,引起人和動物治病。 臨床上有致病性的梭狀芽孢桿菌主要是某些厭氧芽孢桿菌(anaerobic sporeforming bacilli),如破傷風梭菌(C.tetani)、產氣莢膜梭菌(C.perfringens)、肉毒梭菌(C.botulinum)和艱難梭菌(C.difficile)等,分別引起破傷風、氣性壞疽、食物中毒和偽膜性結腸炎等人類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