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9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中系”種豬面世有多難?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2-27 10:3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中國進口種豬再創新高,數量達到1.73萬頭左右。其中進口數量超過1000頭的就有5家以上的種豬企業,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量,排除中間的人力和物力,光是資金就為國外育種事業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現在國內種豬大部分源自美國、加拿大、丹麥、法國、英國,其中美國最多。

      我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13億的人口,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的豬場就兩千多個,這些讓我國當之無愧的成為養豬大國,但是遺憾的是只是養豬大國、肉制品消費大國,卻不是養豬強國:美國有“美系”,加拿大有“加系”,丹麥有“丹系”,法國有“法系”,就連我們的寶島臺灣都有“臺系”,這些雅號都是我國養豬人贈與的,只是“中系”種豬在哪里?

      現在國內的種豬企業似乎有條不成文的規則:判定一家種豬企業種豬的優良與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沒有去國外引種。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但凡有一點實力的企業都去引種;引種—培育—同化—再引種—再培育—再同化......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另一方面,我國地方品種也受到巨大的沖擊,不斷的被國外基因同化,地方品種逐漸在消失,甚至出現國內的地方品種國內消失國外有的現象。

      事實上國家早就發現了這種現象,所以出臺了不少政策來扶植生豬育種和保護地方品種,100家核心育種場現今已經篩選出了74家,國內育種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聯合育種,把國內的育種企業都聯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培育出適合我國需要的“中系”種豬,同時保護好珍貴的地方品種。

      生豬改良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絕對不是僅僅靠國家、靠幾個企業、幾個實驗室就能解決的。中國幅員遼闊,氣候環境多樣,只有整合大家的資源才能培育出適合大家需要的種豬。反觀現在國內的育種現狀,有多少家核心育種場做到了育種資源共享,基本處于單干狀態,都在挽起袖子攢足精力準備撥頭籌,等著突破瓶頸一家獨大,最終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在引種上,真正適合國內需要的種豬任然只存在于政策中。育種是項接力賽,而不是個人長跑。

      “中系”種豬面世有多難?其實不難,原子彈核潛艇都能從無到有,八國聯軍都能被趕出中國,難道還征服不了幾頭國外系種豬。“中系”種豬的培育,有責任感的種豬企業已經在行動了。來源于:博亞和訊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4-2-27 16:16:10 | 只看該作者
    期待中系豬的誕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3: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修文县| 申扎县| 上林县| 苗栗县| 耿马| 井冈山市| 金山区| 枣阳市| 和龙市| 沂水县| 韶山市| 巴中市| 盐山县| 甘泉县| 鹤庆县| 盐池县| 微山县| 信宜市| 中江县| 隆子县| 景泰县| 阜宁县| 巫溪县| 丰城市| 黄大仙区| 韩城市| 苍溪县| 四子王旗| 青阳县| 公安县| 凤城市| 红安县| 临江市| 兰溪市| 游戏| 凉山| 西青区| 竹山县| 正蓝旗|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