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場,動物維持、生產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除水分外)。主要由 飼料供給。營養物質的均衡獲得是動物生產能得以充分發揮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高密度的飼養。使動物對應激和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動物需要依靠免疫系統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只有在穩定的內環境中,動物吸收的營養物質才能最大程度地用于生長、繁殖等方面。動物體良好的免疫機能是其充分發揮生產性能的另一必要因素。動物營養與機體免疫機能是緊密聯系的。 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異性生理反應,通過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的穩定。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細胞、單核巨嗜細胞和其他有關細胞及產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動物的營養水平與免疫有很大關系。 動物機體抵御傳染病和環境應繳的能力取決于免疫系統的機能狀態,而疾病、不良的環境、飼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以及飼料營養不良均可導致動物的免疫力下降。其中,營養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調控的因素。通過合理的營養供給增強動物對疾病的抵抗力,進而減少藥物的使用,不但是營養與免疫研究的核心,更是實現整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給動物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如溫度適宜、干凈衛生;按科學的方法制定免疫程序;盡量降低或消除飼料中抗原因子,避免飼料受霉菌毒素的污染;合理的營養等,將動物的免疫力調控在最佳狀態。這才是營養與健康的核心。 由此可見,免疫營養在動物健康養殖中起著巨大作用。那么,怎么從營養的角度提高動物免疫力和抗病力?從而實現健康養殖,生產綠色安全動物產品來保證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是行業內關注的焦點并急切解決的問題。 繼成功舉辦“中國抗病營養理論與新技術高峰論壇”和“國際母仔豬營養與飼養管理高峰論壇”后,應廣大畜牧業精英的強烈要求,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將于2014年4月18日正式啟動“動物免疫營養與健康養殖高峰論壇”,屆時,將邀請國內外動物營養權威專家與畜牧精英共同探討一條更加有效的健康養殖之路,推動中國養殖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