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雞的啄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2-9 20:5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雞的互啄惡習,被認為是許多原因所造成。其中包括環境、飼料與激素。引起死啄的環境因素含「雞舍太亮或光線分佈不均、過度密飼、濕度過高、外寄生蟲的侵襲、飼料的限飼、久未供食、墊料不足與墊料品質不佳」等。飼料中的「鈣、蛋白質、纖維和鹽不足」也是引起的原因,而飼料配合中使用的植物性蛋白,更是引發的主因。粒狀飼料較粉狀料更易引發相互啄羽的惡癖。蛋雞開產時的血液中所含的「雌性激素與孕酮」,也是促使啄羽和互啄的增強因素。
          
             互啄的分類
            1. 啄趾:較多見於小雞、常因饑餓、飼槽不足或太高,或遠離熱源,及具攻擊性的不讓幼弱採食等均較易發生。
            2. 啄頭:在公雞間互鬥而造成「雞冠、肉垂或皮下出血」後而引發啄頭。
            3. 啄肛:在種雞間的啄肛癖,是因生長期中的限飼所引起。在初產母雞的啄肛多半與激素的變化有關,其可能的誘因包括「初產的子宮脫出,或產雙黃蛋」所引發的肛門破裂。啄肛易造成雞肛門脫出,甚至將腹腔內臟啄出,而造成死亡,或因出血而造成貧血。
            4. 啄羽:此乃攻擊性的互啄,主因較霸道侵犯性的雞隻追啄較小體弱的,此具有相當性的傷害,尤其是啄頭部,會引起雞冠與肉垂損傷與組織損害。
            5. 拔羽:乃有許多不同的情況,有的羽毛未被拔掉,只是造成輕微的損傷。附著在羽毛上的墊料或飼料粒,常會誘發其他雞隻進行啄羽之行為。若羽毛被啄拔,則會引發損傷皮膚。此種的啄羽具重大的損害性。
            6. 裸露部位的互啄:具傷害性的互啄,會引起羽毛損傷或導致出血,因紅色的裸露部位,會誘道發生更嚴重的互啄與追啄,因而造成雞隻淘汰與死亡。

           防止互啄的方法
            1. 防止發生的最佳方法是,及時移抓走有互啄傾向較強的原兇雞隻。
            2. 前嘴雖然並不能完全防止,但可減少互啄的發生率。
            3. 雞舍應避免產生強光區,地面應鋪佳品質的墊料,以轉移雞去啄地面。若能採用沙浴,則是一項重要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4. 避免過度密飼,使雞隻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以及足夠的飼槽與水槽。雞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     
            5. 定時在雞舍的墊料上灑穀粒,以吸收雞隻啄食以降低其無聊時間。亦能使各雞體自行調整蛋白與能量比。
            6. 提供完整與平衡的完全飼料,亦有助降低互啄的發生率。
            7. 可採用廢機油或瀝青塗於被啄傷雞隻的傷口,此有助其不再被啄。理由可能是氣味、顏色雞較不喜歡,因而失去追啄的興趣。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1: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灵宝市| 长沙市| 石柱| 台南市| 柘荣县| 临朐县| 金川县| 那坡县| 灵山县| 金平| 炉霍县| 繁峙县| 中卫市| 城口县| 石林| 迭部县| 元氏县| 十堰市| 陈巴尔虎旗| 日喀则市| 萨嘎县| 海原县| 昌吉市| 衡水市| 台东市| 景泰县| 呈贡县| 分宜县| 沽源县| 贵港市| 兴城市| 咸宁市| 陇南市| 萍乡市| 通山县| 利川市| 乃东县| 松滋市| 铜陵市|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