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產品導向到顧客導向,是飼料企業經營理念的一大進步,雖然這只是一部分飼料企業的理念,雖然這只是飼料企業面對激烈競爭局面為求生存不得已而為之的與時俱進。畢竟產品導向比較單一,顧客導向就要包括另外的好多因素,而這些因素將會推進飼料企業和整個產業的發展!但從戰略的高度看,顧客導向仍是不夠的,有些時候是危險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筆者認為,飼料企業至少有三點理由不能把顧客當作上帝。
guke.jpg (86.9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1-15 09:06 上傳
顧客說的可能是錯的
顧客說的可能是錯的,比如說顧客想要“吃一斤長一斤”的飼料。尤其是事關新產品的時候,顧客說想要,不表示真的要。反過來,顧客現在說不想要,不表示過一段時間真的不要。例如,顧客說想要性能價格比優異的新產品,但當飼料企業真的推出了性能價格比優異的雜粕型日糧,由于畜產品價格高,豆粕便宜等因素,顧客可能又會不要了。但如果過一段時間畜產品價格落下來了,或者豆粕價格大幅上漲,向今年3、4月份那樣漲到了三千五六,顧客可能又會需要了。飼料企業如果這樣跟著顧客的需求走,折騰自己事小,延誤商機,損耗企業資源事大。
不是所有的顧客需求都應該滿足
不是所有的顧客需求都應該滿足,有些顧客的需求,或者顧客的有些需求,飼料企業要選擇不去滿足。有舍才有得,有些顧客寧可選擇不做。
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顧客提不符合企業規則的需求。比如月銷量10噸預混料的小客戶向企業尋求等同甚至超出月銷量100噸預混料大客戶的待遇。
第二種情況是顧客提出超出企業能力的需求。比如顧客要求的折讓太高,如果飼料企業滿足了就會賠本賺吆喝。
第三種情況是顧客提出的需求飼料企業能滿足而且基本不需要增加成本。比如養殖企業為求豬皮紅毛亮長的快,要求飼料企業采用非常規技術手段,在產品中使用高銅、砷制劑、鎮靜安神藥物甚至鹽酸克倫特羅等添加劑。
上述第一、二種情況,由于顧客需求會破壞企業規則和超出企業能力范圍,飼料企業一般能選擇不去滿足。關鍵在第三種情況,由于在短期內能使飼料企業、養殖企業“雙贏”而具有迷惑性。不過這不能成為飼料企業至行業法規、社會公德和消費者利益于不顧的理由,飼料是間接食品,與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息息相關,飼料企業滿足顧客(養殖企業)的需求,不能與消費者的利益相背!所以,對于第三種情況,飼料企業要站穩立場,選擇不去滿足,否則不但沒有幫助顧客發展,還會把自己折了進去。企業黃了事小,如果把自己折騰進了牢房,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市場的變化往往先表現在非顧客群體中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重大變化的最初征兆極少表現在組織內部或組織自己的顧客群身上,它們幾乎總是首先表現在非顧客群體身上。”
飼料行業也不例外。例如,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市場對動物源性食品的需求正在往安全、環保、綠色方向上轉變,但這種需求變化在飼料業的直接顧客養殖業中并沒有反應出來。長得快、早出欄、多下蛋等仍是養殖企業對飼料產品的主流需求。
這種情況下,有遠見的飼料企業就應該主動引導自己的顧客,開發符合“安全、環保、綠色”的飼料產品,而不是被動等待顧客的需求。飼料企業如果能有效的引導顧客,顧客不要說跑了,趕都趕不走,而且會引來新的顧客!
結語
顧客不是上帝,正確的顧客需求才是上帝。由于正確的顧客需求真實反應市場需求,也就是說市場才是上帝。即飼料企業只有顧客導向是不夠的,有戰略眼光的飼料企業,還要從顧客導向走向市場導向,只有這樣,才能始終領市場之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石!
飼料企業在經濟活動中一味的以“顧客為上帝”,無論是對他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還是對自身的利益都能或可能帶來消極的影響或危害!(來源于:畜牧大集網 作者:胡文輝)
原標題:飼料企業:顧客不是上帝 市場才是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